记住乡村
2015年04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金海湖

  (接上期)

  刘队长回答:咱的炸药不多,还得留着端垛庄的鬼子据点,咱把有限的炸药埋在宋连崖中间的碎石堆里,对着陷阱的方向,鬼子的第一辆摩托扎进陷阱里,第二辆紧跟着会戛然而停,这时候咱引爆炸药,劈天盖地的乱石会飞泻下去一起埋了这6个鬼子,就是埋不了,也得砸蒙了,还不等着咱去收拾。
  金贵伸出大拇指来,连赞佩服。
  等孙祥把大家从鸡山据点搞回来的烈性炸药在崖中间的乱石堆里埋好了,东方已经露出鱼肚白。离着鬼子来的时辰不远了,大家伙简单地每人吃了一把炒豆子,开始静静地等着鬼子送上门来。孙祥点了根烟卷儿,掏出一盒洋火想点烟,被金龙抬手夺了过去。哥,咱留着洋火届时点炸药吧!要是用我的火镰打火,到时候吭吭吭打不着了咋办!
  对对,幸亏你提醒,我就这一盒火柴了,咱留着急用,给你,你拿着吧!我这人好卖弄,别哪天不留神给捣鼓没了。孙祥嘿嘿地笑着说。
  金龙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咱忘了要是有乡亲早起来种地赶集,掉陷阱里咋办!
  刘队长说:“这好办,我去通知北明村的地下党,在陷阱以北和以南二里地开外各安排一个放羊的老汉,看见咱乡亲们过来,就拦住和他们说咱这里要打鬼子不让他们过来了,乡亲们只要一听说打鬼子,肯定支持,并且还会给咱保密。
  天色大亮,吃过早饭后,果然从北明村出来俩老汉各牵了几只羊,从小路上绕过陷阱过去站岗拦人了。刘队长随后赶了过来,身后还跟了俩半大小子,一位提了一筐煎饼,一位提了两瓦罐小米稀饭高高兴兴地走过来。大家伙一看,不用问了是同志们给送饭来了,每人就不客气地拿起煎饼来卷了就吃。
  金锁也在队伍里跟着凑热闹,大人们忙活了一晚上,这小子昏沉沉地睡着了,闻见饭香这才醒过来,看见大家伙吃煎饼,这小子够精明,从旁边草丛里拔了几根野葱卷进煎饼里,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笑话大伙儿:吃煎饼不卷葱,你们是不是章丘人!惹得大家伙都笑了。
  日头渐渐火热起来,巴漏河河面上水气缭绕,水鸟掠飞,两岸的庄稼地里,玉米和谷子快熟了,一片秋日丰收的景象。这美好的画面很快被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打破了,两辆鬼子的摩托车“依约而至”。
  6个鬼子都戴了钢盔,每个坐在摩托车跨斗里的鬼子还都架着机关枪随时准备开枪。驾驶员的后面是架线兵,背着三八大盖和电话线也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情况。巴漏河的河沿上鹅卵石不少,开摩托的鬼子小心翼翼地开着车过来了。车队经过放羊的老汉,忽然停下来,大家心里一惊,都怕鬼子感觉到有什么异常。只见一个鬼子看见旁边老大爷养的羊又肥又壮,拿起三八大盖来,一刺刀就捅死了一只,羊儿惨叫一声应声倒地,吓得剩下的羊儿往老大爷身边聚。老汉怒目圆睁,鬼子上去一脚就把老人家踹在地上,拎着还在淌血的肥羊上车继续开了过来。
  县大队队员和高家峪民兵怒目圆睁,看着鬼子的摩托车逐渐靠近陷阱,刘队长一声命令:准备战斗。大家伙都拉上枪栓瞄准了鬼子。
  陷阱近了、近了,鬼子的第一辆摩托车突然冒了一阵黑烟“呜”的一声,一头栽进陷阱里没了踪影。后面的鬼子急忙刹住车,寻找目标准备开枪。金龙关键时刻手抖了,点导火索的手哆哆嗦嗦,划了两根火柴都没划着,第三根终于划着了,导火索像一条细长的火龙向埋在崖中间的乱石堆飞过去。刘队长喊:大家都低下头,藏好,要炸了。只听一声巨响,崖中间的乱石堆铺天盖地地朝崖下砸去,第一辆车本来就看不见了,第二辆摩托车也连人带车被埋进了石头堆里。
        (未完待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