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该不该单招农村学生
2015年04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学新生报到,家长和学生忙着运送行李。(资料片)本报记者 邱志强 摄
     近日,山东大学发布农村学生单招计划,今年将自主选拔招生200人。包括山大在内,目前在教育部规定的95所具有农村专项招生计划的高校中,多数已公布了招生简章,与往年相比专业增多、优惠加大。对于名校单招农村学生,有人认为这给了农村学生机会,也有人认为这不公平。名校单招农村学生,您怎么看?又有何建议?

正方
这是教育公平的制度补丁
  一辩@王平昌:名校单招农村学生,是教育部门针对城乡差异、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做出的有益探索尝试。此举措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力,让农村优秀学生也能上名校,共享名校优质的软硬件配置、感受名校高端的人文成长环境等,这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一次宝贵的上升渠道和机会。
  二辩@崔屹:单招农村学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以往那种一刀切的录用原则,对农村学生来说既不科学也不合理,不少有天赋和潜力的农村学生被埋没。现在对农村学生给予单独招生、优惠录取,将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是以人为本和进步的体现。
  三辩@钟倩:这样的选拔和录用更加科学化。名校单招农村学生,采用与城市学生不同的试卷、面试内容,更关注农村考生的过程性评价,如其学习环境、教育质量、生活情况等,这样的选拔和录取会更加科学化。
  四辩@孙维国:考取大学是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招生上对农村学子倾斜,通过“定向制度救济”“单招农村学生”等举措,给予农村学子更多上重点大学的机会,直接受益农村学子,是一种教育公平的制度补丁。

反方
这容易造成新的不公平
  一辩@马燕沁:单招农村学生,对于城市和农村生源该如何区分?对于就读城市学校的农村生咋定性?这都是政策执行过程中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纤毫的偏差就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导致更大的不公。此外,这也容易在农村学子内部形成新的不公平,家庭条件较好的学子更易获得优质资源,在单招中脱颖而出。
  二辩@刘博皓:不管是农村考生还是城市考生,都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平等享有教育资源。假如为农村考生“开绿灯”,必然会压缩城市考生的录取比例,对城市考生无疑就是一种不公平。高校录取,就应该给每个考生平等的机会,让他们以成绩论输赢,最终实现择优录取的目标。
  三辩@走看听说:靠降分进了名牌大学,往往会水土不服,要想真正融入其中也很难,除非在某些方面真的有过人之处。与其如此,还不如量力而行,让考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
  四辩@庄秋燕:实现教育的公平,这是名校单招农村学生所无法实现、更无力承担的重任。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只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与扶持力度,出台更多优惠的政策,尽量均衡教育资源,缩小地区教育差异,让农村的孩子一样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最终通过公平的竞争考上名校,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精论 
  阳光招生最关键
  @钟倩:从现实中看,如何确保单独招生农村学生阳光招生,这是亟需直面的问题。不排除个别有权势的父母将孩子的户籍从城市迁到农村,空挂学籍,挤占农村考生的求学机会,成为腐败土壤。所以,政府部门联合高校应加强监督,公开透明的落实政策,按照规定公布录取考生的详细信息,对考生身份严格审核,并在学生学籍所在地进行公示。
制度设计促教育公平
  @武海义:扩大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规模,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教育部就此还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重点高校通过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单独招生、地区重点高校特招计划等方式继续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就读重点高校的比例。这些来自于政策层面的规定,具有纠偏意义,有利于从制度上解决教育不公问题。
均衡教育资源才治本
  @徐可顺:单招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条件下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非治本之策。农村与城市教育软硬件相比,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普遍现象是每年相当部分师范类学校毕业生不想到偏远农村地区任教。要解决此问题,不是光单列农村生招生比例就可万事大吉的,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促进包括中小学教育在内的教育资源均等化配置,真正做到城乡同起步、同提升、同录取。
更要关注农村贫困学子
  @彭磊:农村的发展也很快,农村学生并不一定就都是“寒门”,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贫富差距”。真正需要得到名额“照顾”的恰恰是那些在后天付出了更多努力、潜力很大而又求学心切的贫困学生。这需要对学生的身份和家庭条件进行严格的审核,只有特招计划同时具备了人性化的制度保障,才能确保寒门学子平等地去和别人拼成绩、拼综合素质能力,特招也才具有了机会公平的意义。

 亲历 
  农村学子有股拼劲
  @张爱学:我是1984年在沂蒙山区(苍山一中)参加的高考,同班里学生大都和我一样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那时候根本就没听说过“辅导班”这个词,很多学友却考上了名牌大学,靠的就是上课专心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最主要的就是那一股子能吃苦、开“夜车”、你追我赶、争分夺秒、力争上游的“拼”劲。现在,看看自己的孩子去年在本市参加高考,针对外语听力测试和物理、化学实验课成绩,参加了一对一考前辅导,我触景生情,更加怀念30年前经历的农村学子的那股子“拼”劲了。
 建议 
  要建立合理评价标准
  @王乐良:名校单招农村学生表面看来利好农村学生,实际上很多还是要唯分数论英雄。若评价标准不合理,单招农村学生就无法补救由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造成的学业水平的现实差距。可结合农村学生平时表现和思想品德进行综合评价,真正向农村学生倾斜。

 他山之石 
  美国:贫困地区学生
可获加分评价

  @刘建国:在国外,高校对特殊群体考生实施单招,这种情况很正常。比如,美国的自主招生评价指标有16项之多,包括地区教育因素、家庭教育等,对于来自教育薄弱地区、贫困地区的学生而言,可获得加分评价。高校实施单招计划,对农村考生采取不同的招考评价标准,能更大限度照顾不同群体考生,有助于教育公平。

 打油诗 
  @马洪利

名校单招农村生,
一举两得可双赢,
好事办好行得通,
机会多多乐融融。
单招惠及农村生,
能够调动积极性,
升学改革沐新风,
乡下孩子最欢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