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货运部飞鹰班组:
“货物就是我们的乘客”
2015年04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飞鹰班组员工推着像小山一样的行李走向机坪。
     在山航货运部,有一群人整日默默与货物打着交道。冬天被冷风吹透,夏天被烈日晒透,为了乘客的行李、客户的货物,他们兢兢业业地“钉”在工作岗位上。货运部飞鹰班组就是这群人的中坚力量,他们干的是粗活、累活,他们也会抱怨,但更多时候,他们都在尽心尽力做好该做的事情。
  文/本报记者 杨万卿
片/通讯员 徐戴维
  平均每天搬运120吨货物
再苦再累擦擦汗就过去了

  记者来到山航货运部,见到了身穿工作装的飞鹰班组工作人员。想要从外表看出工作人员的年龄有一定的难度,每个人的肤色都是黝黑的,但工作证件上的照片说明,他们也曾经白皙过。他们手脚麻利地装卸货物,大声打招呼时脸上挂着朴实的笑容。四月晌午,阳光暴晒,室外温度已经达到20多度,他们微眯着眼睛,干劲十足,好像并不知道疲倦。
  山航货运部济南货站经理张辉告诉记者,目前他管理着济南货站共95个人,济南货站的主力是79人的装卸队,主要负责装卸、行李分拣和特车司机三部分工作。飞鹰班组由其中38人组成,平均年龄25岁左右,班组长是吕长健,已经在货运部工作了近20年。
  吕长健来到山航货运部时,刚满18岁。他给记者看的证件照,怎么也看不出那个脸色稚嫩、皮肤白皙的年轻小伙子,就是面前这个皮肤黝黑的粗糙汉子。也许是货运部的工作强度太大、工作时间长,让30多岁的他显得比实际年龄沧桑许多。
  “货物就是我们的乘客。货运部的工作任务说出来简单明了,但实际上每天都要面对巨大的工作量,要坚持下来并不容易。”张辉介绍,每天40多个出港航班,40多个到港航班,平均120吨货物、邮件、行李的装卸、搬运工作,都要由货运部轮班的工作人员完成。
  5月份就要到了,货运旺季也马上到来。“货运高峰期,每天160吨货物,要好几个人来回倒腾。这些货物并不是分摊在工作人员身上的,而是每个人都要负担160吨。”尤其是到了夏天,机坪上温度能达到50多度,毫无遮拦的炙热阳光,往远处望去,停机坪上热浪滚滚、热气腾腾。航班相继落地,货运外场的弟兄们随即投入到航班的保障中,特车司机将拖盘拉至飞机下,装卸员将拖盘推到飞机货舱下,当手推暴晒的拖盘时,一阵儿烫手。打开货舱门,货舱内一阵热气袭来,十分闷热;货舱内高度不足1.4米,装卸员以弯着腰半蹲着的姿势装卸着货物,汗水自脸颊淌下来,弟兄们顺手一抹眼睛边的汗水,努力重复着装卸货物的动作,将行李、货物、邮件一件件卸到拖盘上。30分钟不到,近6吨货就可以装卸完毕。
  货运员工只要轮班,就要起早贪黑。天还不亮,5点多就要到岗,下班时已经是凌晨,通宵也是平常事。最近,货运部装卸队的工作时间相对宽松了很多,因为自4月8日起,他们开始实行“上二休二”的工作安排,而之前,这群人从来没有连续休息过一整天。
  张辉给记者讲了个“小故事”,货运部原来有个小伙子叫卢怀伟,家就在遥墙镇,有一天,他的邻居跟他的父亲闲聊:“你家的孩子在哪儿上班啊,是不是外出打工了?平时怎么见不着人。”卢怀伟的父亲很是无奈,其实,卢怀伟的家就在机场附近,只是早上不到5点就出门,保障早航班货物的安检收运,晚上保障完航后回家时,已是凌晨一两点,第二天白天又补觉,所以,邻居就不容易见到他了。
  记者采访当天,上午有14个出港航班,吕长健说了没几句话,紧接着就前往机坪干活了。张辉看着他的背影感慨:“我们这群兄弟是真不容易。”
用心对待每一件行李
拒绝“野蛮装卸”

  据了解,整个民航业,乘客对货物、行李托运的投诉率,已经远远超过航班延误、客舱服务等,达到40%多,高居“榜首”。说到这里,张辉替货运部兄弟们“叫屈”:“我们做得虽然还不够好,但行李破损、丢失并非只有在装卸环节才会发生,乘客总把此事全部归罪于航班所属航空公司货运部,我们也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更用心。”
  前不久,网上流传一个视频,拍摄内容正是在机场内部货运部员工的野蛮装卸行为。乘客们的行李箱被粗暴地扔到金属制的传送通道,每个行李箱撞击传送通道的声音都非常刺耳,不少人对此视频都感到非常愤怒。
  张辉告诉记者,他也看到了这个视频,并为此专门和货运部兄弟们开会,检讨自己是否存在野蛮装卸的行为,并采取了多项措施鼓励优质装卸。
  由于民航旅客的登机环节多,行李装卸次数多,责任难界定,行李破损问题一直困扰着民航货运人。为解决这一顽症,山航济南货站对2014年行李破损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目前使用的托盘是铁皮一块,硬度大且表皮不平滑,非常容易划伤行李,不利于行李运输服务质量的提升。经过集思广益,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加上一层塑胶皮,效果肯定更好。
  济南货站在彩虹汽车公司的大力配合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25个行李托盘的改造。改造后的行李托盘,有了塑胶层,覆盖了硬且有钝角的铁板,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弹性。从运行的实际效果来看,行李破损率大为降低,有效提高了行李运输服务质量。
  另外,货运部给每个员工配备了随身携带的摄像监控,只要有行李破损或者丢失,只要一查监控,就可以责任到人。“我们规定货运部员工在搬运货物时,不能粗暴野蛮,必须弯腰。”张辉介绍,装卸的工作单调、辛苦,几乎每保障完一个航班,汗水都要湿透衣服。”必须弯腰“的规定给货运部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健康隐患,目前,100%的货运部员工腰部都有损伤,很多人出现了腰肌劳损、脚部发麻的症状后去医院诊治,却被告知并不能根治,只能通过针灸、拔罐等措施对疼痛进行缓解。
  “我们这里有个22岁的小伙子,因为干活累,腰不好,就去村里的诊所针灸,看看周围做针灸的都是老头老太,他也挺不好意思,专挑中午没人的时间去。我们都挺心酸的。”张辉说。
  本着对乘客托运行李及客户运送货物的负责,飞鹰班组也多次涌现拾金不昧的典型事例,在卸机过程中,捡到香烟、现金、手机等,立即上报,交给行李查询,受到旅客的多次肯定和赞扬。
减少人员流失
飞鹰班组拧成一股绳

  张辉告诉记者,山航货运部招人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能吃苦、有责任心。“很多人刚来的时候,都拍着胸脯跟我保证,自己肯定能吃苦,结果一天都坚持不了就走人了。招10个人,能走9个。”张辉无奈地说,近两年,他招了300名新员工,如今只剩下30人左右。
  记者了解到,货运部济南货站所有的员工,清一色全是男性。张辉说,货运部很多粗活重活,大都不适合女性来做。
  飞鹰班组的邱风全是1986年出生的,同样晒得黝黑,他当兵复员后作为小时工来到山航货运部,由于踏实能干、表现出色,被领导主动要求留下,从押运员到装卸工,再到邮件收运、副班长、班长,一步步走到今天,并为飞鹰班组拿到了不少荣誉。
  邱风全提到,在货运部长期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很多时候,他们下了班只能瘫在床上,什么都不愿意干,家人还会帮忙捶捶捏捏。
  为了缓解人员流失率高的问题,货运部想了不少办法。张辉认为,只有将班组成员们团结在一起,用人性化的领导方式带领员工,培养大家乐观主义的精神信念,才能长久地留住人。
  整个山航货运部包括飞鹰班组,90%的员工都来自机场附近的村庄,风格憨厚淳朴。38人的飞鹰班组也算是一支较大的队伍,带好班组是需要智慧和能力的。班长吕长健,副班长邱风全、张方涛,工作时总是冲在最前面,与弟兄们在风雨中一起装卸,一起劳作,挥汗吃苦在一起,大家拧成一股绳。三位班长心里时刻想着班组的弟兄们,酷暑时,班组使用班组活动费用,保证西瓜的随时供应;严寒时,班组申请保暖内衣,为外场弟兄们抵御寒风。新进了员工,班组会安排有经验的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一对一”业务传授。每晚的航班间隙,班长把大家聚在一起,进行简短的班组会,讨论当天的运行生产情况,班长对运行事件进行点评,同时进行奖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