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抓捕记
2015年04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撞门!
  ▲抓捕!
  ◥清点
  ▼押送
     “公交车上已经连续29天没有扒窃案子了,这两天突然就来了三四起,还有个是被偷了一万多的现金。查了很多监控,费了不少劲,蹲了一天,才摸清他仨住哪。”
  25日夜,本报记者跟随特巡警前往东城路,见证并记录一场“堵窝捉贼”。
  文/图 本报记者 王震 孙丽娟
  4月25日夜,东城路夜市。
  午夜的东城路依旧喧嚣,摊贩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醉汉的吵骂声混杂在一起,满街弥漫着升腾的热气和各类小吃的香味儿。
  在熙攘的人群中,几个青年若无其事地来回溜达。或许有人会想起,这几个人自早上就开始在这条街上了。或许有人看见,21时许的时候就在这条街上,他们还抓了一个偷手机的小偷。
  23时许,几辆轿车悄悄抵达夜市北头,车上下来十几个人,其中几人穿着特警制服。带头的是名中年男人,他叫赵勇,特巡警支队便衣侦察大队的大队长。便衣警察们围拢在一起,窃窃私语一番,“101房间,仨人”、“吧台后面”、“一个窗户,要俩人”,短短几个词、几句话,众人纷纷点头。
  赵勇一挥手,便衣警、制服警快步穿过喧闹的街市,在尚未引起路人注意的时候,逼近了东城路北头的一家连锁酒店。两个青年去了101房间的窗外,赵勇带大队人马,穿过大堂,直奔距离吧台一步之遥的101房间。
  酒店经理和服务员显然早已知道警察的来意。一名便衣警察接过服务员递来的房卡,试图打开101房间的门,但门却被从里面反锁住了。敲门,无人应答,使劲砸门,依然是没回应。“算了,他们听不见。”赵勇走上前,用手摁下门把手,双膝略屈上身下蹲,骤然起身,左肩狠狠地向房门撞去,房门应声而裂,断作两片。赵勇双手一挥,扒拉开了破裂的门,大踏步跨了进去,身后的小伙子们早已按耐不住,瞬间就冲进去七八个。
  房间内,两张床、一张桌。坐在桌前上网的男青年见人冲进来,下意识地向后靠,被两名警察摁倒在地,床边坐着的女青年连反应都没有,就被摁倒在床上,另一张床上的男青年也很快被制服摁倒。伴随着不断响起的“扑通”声,“铐子!”、“摁紧了”、“把住”,短促的喊声此起彼伏。也仅仅只是十几秒的时间,房间内的两男一女全被上了背铐。
  “这里有个钱包”、“清点一下,录下来”、“把袋子、箱子收拾起来”,这会儿比抓捕时更嘈杂。行李箱要打开,方便袋要翻一遍,抽屉、柜子乃至厕所的马桶水箱也要仔细搜查,拍摄执法记录的小周更忙,各个镜头都要记录下来,满屋子到处转。
  几分钟后,两男一女被押出酒店,在被带出去之前,他们各自的上衣作为头罩蒙在了头上。
  高大健壮的特警押着三个蒙头盖脸的人穿过热闹的街市,这一情况马上吸引了全街人的眼球,买的、卖的、路过的,纷纷掏出了手机一通猛拍,还有人喊“干啥呢?给说说呗!”
  赵勇快步回到车前,打量一下,“人齐了?东西带齐了?”得到肯定的回复后,“走!”。几辆车很快离开了喧闹的夜市,穿过寂静的城区,返回了特巡警支队。
  4月26日凌晨,便衣侦察大队。
  办公室里,赵勇点上了根香烟,美美地抽了几口,很惬意,“公交车上已经连续29天没有扒窃案子了,这两天突然就来了三四起,还有个是被偷了一万多的现金。查了很多监控,费了不少劲,蹲了一天,才摸清他仨住哪。”
  “耽误久了,里面的人就知道警察在门外。他们跑是跑不了,我就是担心他们狗急跳墙,把偷来的钱给烧了,那就死无对证了。”
  “我原本是把门锁给撞开,没想到那门这么不结实,竟然给撞裂了。幸亏当时没用脚踹,要不非得把腿陷进去不可。”
  “他们仨都是聋哑人,这大半夜的请不来手语翻译,也请不来律师,审不成了,得等上午了。”此刻,愉悦的赵勇完全放松下来,办公区内却依然繁忙,不时有人推门进来汇报或请示,“他们的电脑可能是偷的”、“就五千多块钱现金,大多是零钱,估计偷的是做小买卖的”、“明天查查关联银行账户,怎么样?”
  两男一女的身份很快被查清,女子刘某,21岁,烟台招远人;男子孙某,40岁,吉林延边人;男子陈某,29岁,黑龙江哈尔滨人;三人均有扒窃前科。
  深夜,路灯昏黄,各个居民区都是漆黑一片。在这里,楼内还是灯火通明,人走来走去,声音此起彼伏,灯光将在阳光取代它的时候才会熄灭。这里,是一个昼夜不分的地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