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得挤高考这条道
2015年07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社会观察】
□雨茂
  高考的成功只是人生新的起点,但并不意味着成功的开始;高考的失败者也可以把它当成修正人生航向的契机,并不预示着人生失败的开始。
  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以后,人们认为这是改革体育举国体制的最佳时机。其实不仅仅是体育,高考也是一种举国体制,它在中国的地位、引起的关注与反响、波及的人数之多,恐怕没有哪一个社会现象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只是并没有多少人把高考也当成一种举国体制,虽然反思高考、呼吁改革的声音一直就没有停歇过。
  如果说体育改变的只是极少数人的命运,那么高考改变的就是一大批人的前途,纵然有许多人反对高考,但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在公平与诚信普遍受到质疑的今天,高考主张的公平以及对诚信的提倡就显得弥足珍贵。当我们找不到另外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无法让全社会的人对另外一种方式心悦诚服时,只能延续既有的高考模式。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不对高考进行反思与改革,恰恰相反,人们必须改变对高考的认识理念,并在技术层面上对高考进行修正。对于技术层面的问题,讨论已经很多了,本文只结合两个真实的案例探讨一下改变对高考认识理念的问题。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高考不应该成为所谓“人才”的试金石,高考的成功只是人生新的起点,但并不意味着成功的开始;高考的失败者也可以把它当成修正人生航向的契机,并不预示着人生失败的开始。这让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往事。
  1988年7月,四川仪陇县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清华大学学生彭晖由于悲观厌世,从仪陇县人大常委会宿舍楼5楼纵身跳下。彭晖自杀后,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有影响的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一度引发了全社会对“高分低能”问题的大讨论。我那时正读高中,就读学校就在仪陇县的一个镇上,所以讨论得尤为热烈。最具反讽意味的是,两年前,彭晖因为高分考取了清华大学,正是全县中学生崇拜的偶像。我们班主任刘老师曾经邀请彭晖介绍学习经验,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介绍说,彭晖从小读书成绩优异,每次考试从来只问第二名是谁,因为第一名永远是他,这让正为考大学奋力拼搏、点灯熬油的我辈特别汗颜,对彭晖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直到现在我还能记起彭晖的长相:小矮个儿,大脑门儿,穿一件老头衫(圆领短袖),圆领周围有一圈显眼的黑色汗渍,暗示着衣服已经多日没有洗过。至于他说了些什么,我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唯一记得的是他当时举手投足间已然显出成功人士的派头来。没想到一年之后,彭晖就成了我们批评的反面典型,因为他只是一个智商极高的学生,在生活上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低能儿,不会做饭、洗衣、刷碗,考上大学以后不会打理生活,甚至连到食堂打饭都不会,衣服都泡臭了,就是不知道怎么洗……他不得不休学回家。彭晖不仅在生活上严重依赖父母,无法打理日常生活,在个人感情上也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他爱上了一名护士,但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出身干部家庭的彭晖看似养尊处优,实际上并不享有多少自主权,他不能说服父母放弃门第观念,也没有勇气和能力突破社会偏见与家庭桎梏,最终以自杀谢世。现在看来,彭晖的死岂止是因为生活无法自理那么简单,也不能用“高分低能”这种高度概念化的评论去总结他短暂的一生。他的悲剧其实缘于社会、家庭对高考的畸形认识,即片面注重知识的累积,忽视个人心智的成长。当人们把高考当成人生唯一出路的同时,也堵塞了其他的出路;当人们认为高考的成功就是成才的同时,如何成人就被忽略了。所以,彭晖应试的高考虽然成功了,人生的“高考”却失败了。
  又过了两年,我们那届毕业生也参加了高考,全班近五十名同学,却只有两个高考幸运儿,有的人参军,有的人被招聘做了乡镇公务员,有的人外出打工,有的人学徒,有的人选择复读从头再来……我的好朋友王德海也落榜了,这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像我们所在的农村中学,学的又是文科,高考录取率也就在10%左右,一般不会超过20%,王德海的学习成绩只能算是中游,落榜是必然的事,除非出现奇迹。记得高考之前,我和几个同学去他家玩,谈到以后的前途,大家的心情是悲观中又带着希望,一是对高考的悲观,一是对人生的憧憬,在我们看来,高考与人生并不是重叠的,没有必要把高考的成功与人生的成功捆绑在一起。王德海家住在公路旁边,新修了一间预制板平房,夏秋时节,太阳出来十分闷热,下雨时,就从楼板往下漏雨,一家人算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以看出,为了送王德海读书,家中经济很拮据。德海是家中的老小,两个姐姐都出嫁了,父母的年龄都在六十左右。德海长得白白净净的,不像是做过农活的样子,可以推知家里人对他的宠爱,但他并不因此而自私,懂得从家庭的利益出发考虑自己的前途,所以到现在我还能记起他说的话。他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合做农民,外出打工也不妥,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两个姐姐嫁得远,很少有机会回家,他既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还要离父母近一些以便照顾他们,于是决定到离家二十里地的县城去学习修汽车。他还给我们谈了他之所以选择修汽车的理由,一是因为他自己有兴趣,在这个行当里还有熟人关照;更为重要的是,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会越来越多,进入家庭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汽车修理在中国是朝阳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大。他还说,等学好了技术,挣一些钱就自己开一家汽车修理厂(公司的提法在当时还没有普及)。我们当时都很支持德海的决定,不仅帮着分析这个决定的可行性,还在帮助德海树立信心上建言献策,并劝说他的父母支持儿子的决定。好在德海的父母颇为开明,虽然舍不得孩子学徒吃苦,但也并不明显地反对。后来,社会的发展印证了德海的判断,汽车渐次进入家庭,由奢侈品变成了生活必需品,德海的事业也蒸蒸日上,不仅学好了修车的技术,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公司,事业越做越大。
  现在想来,德海的成功其实源于父母及自身对高考的清醒认识,并没有非得去过高考的独木桥,保持了选择的多样化,社会于是在他面前打开了无数扇门,德海顺势选择了一扇最适合自己的门。另外,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德海没有忽视心智的成长,把成才与成人统一起来了,所以他不仅学习课本知识,也注重对社会的认知,这就使得他的选择没有盲目性。德海是高考的失败者,但却是人生的成功者,他不仅有切合自己及社会需求的选择,还有能力实现这种选择,与彭晖的盲目相比,王德海对人生、对高考保持了难得的清醒。在高考的热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能够保持这分清醒了。 
  我虽然也是通过高考的“成功”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大学教师,但我尊重所有靠自己辛苦打拼成就人生梦想的人。在我看来,高考成功并不意味着人生的成功,高考失败也并不意味着人生失败。
  (本文作者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