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革命历史 感悟红色精神
——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
2015年08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通讯员 姜俏俏
◆ 基地素描
现代化红色教育基地
  马石山,一座距离乳山市区45公里,主峰467.4米的小山,它见证着胶东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提起它,人们心中的敬仰之情总是油然而生。
  73年前,马石山突围战在这里打响,“马石山十勇士”等英雄群体在这里诞生……为铭记这段历史,早在1971年, 人们就在此修建了烈士陵园,筑起了烈士纪念堂。然而因建设时间较早,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导致硬件条件简陋,且布展层次较低,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红色教育的需要。
  2013年8月以来,乳山市投资5000万元,历时2年时间,派专家组走访10余个省市,行程几十万公里,参观其他地区纪念馆,走访有关人士,对马石山烈士陵园修缮改陈,以更好地保护革命遗址,弘扬红色文化。
  修缮改陈后的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占地面积169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900余平方米,主要包括“两馆一中心”,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于一体。“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主要介绍八路军为了人民利益,舍生忘死、英勇无畏、浴血杀敌的英雄事迹。位于“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后方的“乳山革命纪念馆”,主要介绍乳山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乳山地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的巨大牺牲。纪念馆东侧是“宣传教育中心”,用于宣讲抗战知识、开展红色教育。此外,基地还建有烈士墓区、烈士纪念塔,供参观者瞻仰。
◆ 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
英雄事迹撼人心 恢弘展馆荡浩气
  身后是青翠欲滴的山峦,眼前是共和国上将迟浩田亲笔题写的“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9个大字,站在通往纪念馆的台阶上,庄严肃穆之情不禁跃然心头。
  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的主题雕塑。凝神欣赏,只见山峦环绕之中,两条河流弯延曲折,宛若一个篆体的“八”字。整个构图像一个“战”字,寓意胶东军民为民族独立而浴血抗战、奋勇杀敌。一座山峰,石磊层叠,十位勇士从岩石中幻化而出。三角形的构图,则象征着巍巍马石山,河流象征着民族的血脉,坚硬的岩石宛若大地刚毅的骨骼。英雄就是民族的脊梁,是他们挺起了民族的自信,也是他们以血肉之躯铺就了共和国今日的坦途。
  从序厅往里走,便来到了展厅第一部分——“狼烟四起胶东抗战风雷急”。这一部分以“抗战爆发日军侵占山东”和“抗日烽火燃遍胶东大地”两个篇章,展现了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入侵山东,胶东地区被日军铁蹄践踏,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急形势,以及胶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组建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过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战火风雷急”,则“军民动员同仇敌忾反扫荡”。展厅的第二部分,集中展现的正是一段胶东人民奋勇反抗的历史。
  在这部分展厅,“八路军指挥所蜡像景观”形象而逼真。缓步走到蜡像前,只听电子配音响起来,“许世友”说道“我们现在的原则是保存有生力量。”“聂凤智”深刻领会了许世友的讲话。在紧急部署会议上,聂凤智表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主人公的声音和惟妙惟肖地蜡像交相呼应,为反扫荡,军官们在八路军胶东军区指挥所内的运筹帷幄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再往前走,便是“视死如归 舍生取义救民众”部分了。这一时期,以“马石山十勇士”为代表的多个英雄群体,在数千群众身陷绝境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不约而同发起救援父老乡亲突围战,谱写了人民军队舍生为民、英勇顽强的壮丽诗篇。
  在这一部分,国内为数不多的接近半景画规模的大型景观《马石山突围战》,以近200平米的规模,配合着声光电的效果,真实再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和战士们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壮举,令人无比震撼。
  在纪念馆的一楼,“历史”的脉络在此暂时“画”上了句点。从一楼东侧的小门出来,向上穿越一个模仿石屋草房建筑的楼梯,仿佛置身《地道战》里的地道。头顶是凹凹凸凸的土墙,墙面上还留着“弹孔”。单单是从这楼道走过,已经让人仿佛置身纷乱的战争年代,心中的爱国之情已然油然而生。
  从“时空隧道”穿过,到达二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副由中国军事博物馆画家周武发绘制的大型油画《马石山突围战》。整幅画作以油画独有的色彩感和视觉效果,再现了那场惨烈的战斗中广大战士奋勇激战的场面,令人震撼。
  在《马石山突围战》油画的右侧,是“中日兵器展”的展台。左侧摆放着的是日军的各式先进武器复制品,右侧是八路军用的“小米加步枪”。如此巧妙的设计,对比分明,直观地展现了了当时敌我力量的悬殊,彰显着八路军不怕牺牲舍身救护百姓的大无畏精神,同时在我们心中敲响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钟。
  再艰苦的战斗,也敌不过“军民情深 血肉相连”。在接下来的第四部分,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种胶东人民对子弟兵超越血脉的深情大义。乳山和胶东人民视子弟兵为亲人,当子弟兵的靠山。他们隐藏军用物资。他们摆地雷阵,配合反“扫荡”作战。他们不顾安危,送情报作向导,倾力掩护,救护伤病员,掩敌耳目,装殓烈士埋进自家祖坟。
  在胶东军民共同努力下,大“扫荡”终于被粉碎。随后抗日形势从相持阶段转向反攻阶段,中国军民展开了攻势作战,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70多年来,军地双方采取多种形式祭奠、纪念英烈们的不朽业绩,把其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因而整个展览以“丹心汗青 英雄精神世代传”进入了尾声。
  结束了第五部分的参观,便来到了使用采光天窗设计的“英烈走廊”。在这里,陈列了292名在马石山突围战中牺牲烈士的姓名,以及许许多多不知姓名“英雄”。
  “马石山十勇士”,是胶东抗战英模的代表,是一座英雄的丰碑。我们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继承发扬“马石山十勇士”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便是我们花费大力气修缮改陈的初衷和目的。”瞻仰着“英烈走廊”墙壁上先烈们的姓名,参与了纪念馆修缮改陈全过程的乳山市民政局副局长许康家说。
◆ 乳山革命纪念馆
缅怀先烈 追寻红色记忆
  走入乳山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农民暴动 此起彼伏”和“革命星火 燃烧燎原”两个展区,展区内陈列了乳山早期共产党组织建立以及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那是一段值得所有乳山人永远铭记和骄傲的峥嵘岁月。
  “照片中展示的是驾马沟农民协会暴动,此次暴动影响了一大批被压迫的劳苦大众,让他们纷纷加入到反抗的队伍中。”乳山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单雅莎说,在“三座大山”沉重压迫下,牟海边区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先后爆发了一系列反抗斗争。
  在展示墙下,陈列着一个个玻璃展柜,里面存放着革命党人早期从事党员宣传时所用的文字资料。“这些都是工作人员挨个走访乳山境内各村一点点搜集来的,我们要尽可能还原当时真实的情景。”乳山党史市志办原主任高玉山说,1930年,乳山境内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建立了党组织。
  胶东因处于战略要地,从1941年开始,日军对此的“扫荡”更为频繁和残酷。这一时期,乳山境内各界抗日组织和群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夺取了一个个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涌现出了马石山十勇士、十八勇士等一大批英烈。
  随着抗战环境日益艰苦,许多将士们的孩子无法带养。为保证革命军人后代健康成长,1941年冬,中共胶东行署和胶东妇联联合筹办了一个托幼机构——胶东医院育儿所,主要收养无法随军的党、政、军干部子女及烈士遗孤。1942年先后转移到乳山东凤凰崖村、田家村,改称胶东育儿所。育儿所孩子最多时300多人,分散在方圆近50公里范围的村庄里。当时,为了隐蔽,孩子随奶母分散在各村居住,无私朴实的乳山“妈妈”们,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孩子,用生命和鲜血保护着革命后代的健康成长。
  姜明真、宫元花、梁喜友……在“大爱无疆 拥军育儿所”展区前,展列着抗日战争时期大量乳母的照片,她们为了保全干部子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如今,她们大多已离开人世,在乳山革命馆内,留下了她们珍贵的图像资料。
  “这是姜明真,为了哺育子弟兵的孩子,她毅然给自己8个月的孩子提前断奶,从育儿所接过刚满两个月的福星。不久,日寇“扫荡”时,她和婆婆带着福星和自己的孩子藏到山上。为了避免哭闹暴露目标,她把自己仅10个月的孩子送到另一个山洞里,自己和婆婆看护着福星。”讲解员单雅莎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奶娘的真实故事,她告诉我们,最终姜明真的孩子因为伤势过重而不幸离开人世,她强忍着无限的悲痛一直喂养福星到三岁。
  来到展厅中央,这里树立着一座原比例大小的兵工厂实景雕塑,它真实复原了八路军兵工厂修理枪械,制造地雷的场面。右边的工人正在查看图纸,左边的工人正在检验产品。“胶东兵工厂的工作人员们克服困难,从青岛、上海等地冒着生命危险购置来机械和加工设备,修理本来就不多的八路军装备。”单雅莎说,当时的胶东地区兵工厂主要生产各种子弹、炮弹、掷弹、手榴弹、信号弹、地雷、炸药包等,还生产一部分步枪、机枪、六〇式迫击炮、九二式步兵炮,同时维修枪械,为夺取胶东地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过巨大贡献。大家所熟知的胶东地雷战,大多数标准化生产的地雷出自胶东兵工厂。
  不仅如此,作为胶东两厂的另一支柱工厂,北海银行印钞制版厂在抗日期间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纪念馆内至今陈列着北海印钞厂出产的银元,虽然历经岁月洗礼,它却依然有光泽,在当时来说,银元生产技术已相当高超,北海银行为山东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过兵工厂展区,迎面而来的是胶东医院展区。济南军区总医院、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山东新华制药厂都是那时诞生于乳山境内。在展区的最右侧,两幅新旧新华制药厂的对比照片格外显眼。当年由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亲自谋划组建新华制药厂,从胶东军区卫生部所属单位抽调18名医务人员成立了制药小组。第二年3月,制药组迁到了境内井口村,开始用畜力代替人力碾药。还选调银匠出身的护士蔡金章手工打制出了手术用的镊子、探针等医疗器械。两个月,制药组人员就发展到70余人,它便是如今山东新华制药厂的前身。
  向前走入胶东公学展区,课本、校长曹漫之画像、校歌歌谱......一幅幅记录当年学生上课时的影像资料仿佛将人置身70前的学堂。
  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胶东公学,是革命干部的摇篮。“乔浮沉曾任安徽省文学院副院长、专业作家,还有著名作家曲波,都出自胶东公学。”讲解员说,1946年3月,胶东公学与烟台东山中学、烟台师范学校等合并,改称山东省立胶东公学总校。8月,在胶东公学师范部的基础上成立胶东师范学校,后来相继改为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发展为今天的鲁东大学。
  结束了革命历史部分的参观,来到“美丽乳山”新篇章,整面弧形墙上,一幅幅乳山发展的崭新画卷已经打开。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历史的巨浪滚滚向前,乳山和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长寿之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中韩合作先行区……一张张名片承托起仁爱乳山、养生福地的美好未来。
◆ 馆内特色
二维码:让红色历史尽在“掌”中
  在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一个个镶嵌在展板旁边的二维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拿出手机进行扫描,展板上图文并茂的信息便全都打包存进了手机。如此一来,前来参观的市民不仅能现场感受,还能将在这里唤起的红色记忆“扫”进手机带回家。
  “在这次修缮改陈中,我们通过多地走访,实地考察,借鉴了很多国内大展馆的做法,把科技因素引入馆内。”许康家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广大市民,他们把部分展览内容制作成二维码,成为展馆的一大亮点。
  此外,展馆中接近200平米的《马石山突围战》景观,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接近半景画规模的艺术景观,耗时5个多月才绘制完成。在现代科技声光电的辅助下,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参观者听讲解,看展板,虽然也能重温那段历史,但是毕竟还比较单薄。这个半景规模的景观,电脑自动调节使灯光、音乐和画面相互配合,给予观众更直观的感受。”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讲解员仝明明介绍说。
  除此之外,放置在展馆内的一台约半米高的电子设备,则为参观者表达对先烈的哀思与敬仰而设置。通过这台机器,参观者只需几步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在网上完成为烈士献花,既表达了心意,又低碳环保,也成为展馆内科技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 背后故事
一把来之不易的军刀
  “你看这把军刀,是马石山突围战亲历者王亚明缴获的日本军刀,他的长子王立功带领着弟弟王鲁宁和王新宇专门送到展馆来的。”站在摆放着一把军刀的展柜前,许康家向记者讲述了这把军刀背后的故事。
  早在2013年,许康家就和同事们一起,踏上了四处走访、考察,搜集文物的道路。为了能找到马石山突围战亲历者王亚明的后代,他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王亚明的三个儿子目前都早已定居南京,不在乳山居住多年,他和同事便一路找到了南京。
  “王亚明当年是胶东军区十六团三营教导员,他和妻子两人当年都参加了马石山突围战,我们觉得找到他们意义重大。”许康家说,找到他们的后代,除了想要听王立功三兄弟讲讲父亲母亲当年参与战斗的故事,还希望能从三兄弟手中“淘”到一些那场血战的见证物。
  虽然王立功三兄弟早已不在乳山居住多年,但父母当年留下的东西却仍保存在乳山老家。王立功如今也已是70多岁的老人,舟车劳顿从南京赶回威海有诸多不便。但被许康家一行的诚意打动,在纪念馆开馆之际,他们克服身体的不适,专程从南京回了老家,找出这把军刀,送到了纪念馆。
  “我们重新修缮改陈以来,尽管收集文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大力支持,可见这段历史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之重。”许康家说,纪念馆内的文物、照片等,有的是在走访过程中战争亲历者和亲人们提供,有的是文物收藏爱好者捐赠,有的是当地村民闻讯后送来,这让展馆的文物征集工作虽艰难前行,却收获颇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