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家学也能出师入仕
2014年07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葛树奎身后这块匾额,就是清朝“乾隆宰相”于敏中为吴氏家族题写的“尚书第”原物。
  吴式芬故居正厅门前悬挂着“尚书第”和“进士世家”的匾额。
     文/片 本报深度记者 寇润涛

  以“耕读传家”的海丰吴氏家族传至第十世,吴氏子孙虽无大成就,但他们仍然非常重视孩童的教育。
  海丰吴氏第十世吴永孕饱读诗书,施教有方。其身教与言教,对于子孙的厚积薄发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每日必查其子之功课,据吴自肃所撰《绳甫府君行述》载:吴永孕非常看重同邑学子,即后来的内弘文院学士王清的才学,认为此人日后必成大器,遂命其子以师事之。其后王清典会试,其子自肃果出其门下。
  正如《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一书对该时期吴氏家族的评价一样:“在吴氏家族早期沉寂的岁月里,‘耕读传家’在这个家族的崛起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保存‘耕读传家’的传统,进可以出仕荣身,兼济天下;退则居家耕读,独善其身,所以‘耕读传家’在吴氏家族崛起之后,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成为历代吴氏子孙孜孜不懈的精神追求。”
  凡后来有所成就的吴氏子孙,均在童蒙时代即入学读书,如吴象宽“五岁就塾,目十行下”。吴绍诗、吴式芬六岁入小学读书;而吴坛七岁已就外传,随吴绍诗在京师学习。
  吴氏子孙不仅读书早,而且往往会延名师课读,接受良好的教育。如吴自肃年十三就外传,以王清为师,而王清为内弘文院学士;吴坛,曾受知于山东学政李治运先生,其后受知于御史曹秀先先生等。
  “非但受知于名师,吴氏家族还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研究海丰吴氏家族的学者孙才顺说。
  吴氏家族设有私塾,除了传授应试教育的内容,还将族内先贤的诗文汇编成册,让本族子弟阅读,进行启蒙教育。
  吴自肃博学善诗文,他将自己精心体会的文章写法编为《作文家法》,惠泽后世。后来吴重憙所编的《吴氏试艺》就是对历代族人优秀文章的汇编,为本族子弟所必修,虽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应试,但无形中也把家学传承了下来。
  吴氏家族的宅第,既是家族成员生活之所,也是家学传播基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文化素养的人才,为国为民为家效力,同时也传承着文化。许多家族成员致仕归来,并不颐养天年,或研究学术,或赋诗作文,或收藏鉴赏,或整理文献,或教子课孙,使家学薪火相传。
  吴自肃作为吴氏家学的肇始者,学养深厚,诗文兼优,这与他父亲吴永孕的熏陶、教诲有直接的关系。吴永孕功名不高,但学识渊博,致力于教子读书,除辅导自肃功课,时常取先辈时贤文章让其阅读,以开阔其视野,并着力培养其作文能力。
  吴自肃后来回忆道:“不孝之滥厕儒林,得力于庭训者实多。”入仕之后,吴自肃在政务闲暇之际,作诗百余首,结集为《万行草》,呈给父亲。吴永孕感到非常欣慰,“传吾学于万里之外者吾子也。”
  同样,吴自肃也将自己平生所学传授给下一代。他有五个儿子,每有暇余,便亲传亲授。除了两个早夭,其他三子均学有所成,象宽为进士,象弼为举人,象默为廪生,三人能诗善文,各有诗集传世。
  以下各代也是父子相传,诗文相继,唯吴式芬是一特例。其父亲病故,吴式芬自幼跟随祖父吴之勷生活,有祖父代子教孙。
  吴之勷文学修养颇深,他还是一位金石爱好者、收藏者,在祖父教诲训导下,吴式芬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功底。吴之勷爱好金石学,倾注毕生心血从事学术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吴式芬也喜欢文学,诗文俱佳,将吴氏家学推至巅峰,达到最高水平。吴式芬取得如此辉煌的文化业绩,与祖父的传授和影响密不可分。
  研究者孙才顺认为:“父传子承,如同接力赛,在家学之路上一棒传一棒。”吴式芬又将家学传至其子重周、重憙。在父亲的熏陶与影响下吴重周、吴重憙在作诗为文、学术研究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两人还对家学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将家学成果汇编为《吴氏诗存》、《吴氏文存》等,遗憾的是当时由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未能将家学继续传承下去。
  然而,吴氏家族的文化底蕴犹在。自明中期迁来无棣,虽有多人在外地做官,其家族仍在当地繁衍发展。无棣城内“尚书第”就昭示着吴氏家族在地方上的荣耀。吴氏族人每在家乡刻苦攻读,成名后虽在外做官,但一到晚年退居家乡,便自觉地教授乡里。
  本报深度记者寇润涛邮箱:kouruntao@126.com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