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名“袖珍人”开起皮影馆
时隔四个月,他们在芙蓉街上终于圆梦
2014年12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影戏馆开门迎客。
     今年八月,8名袖珍人带着开皮影馆的大梦想来到济南,当时,本报报道了他们找不到演出场地四处寻找演出场馆的焦虑。四个月过去了,在芙蓉街上,一家小小的皮影馆开业,每天循环演出与济南有关的皮影故事,这8名袖珍人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文/本报记者 刘雅菲 片/本报记者 戴伟      
   小身体装着大梦想
  时隔四个月,这八个人依然住在大明湖对面那套三居室的房子内。以前起床后,他们有的在家刻皮影,还有的到处找演出场地,或者在墙壁上练习操作皮影。现在起床后,他们会赶紧赶到芙蓉街上的皮影馆,在那里有他们的事业,也有他们的梦想。
  谈事业、谈梦想对这些袖珍人来说很难,最初皮影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事业,而仅仅是养家糊口的工具。“演皮影戏的时候是在幕后,观众看不到我,也就不会有那种异样的眼神。”副团长济南人金本发透露了他最初学皮影戏时的想法。
  在艺术团里跟着老师学了三个月之后,金本发第一次登台,他还清楚记得那天的情景:“我们那天演的是《鹤与龟》,我拿的是里面那只龟,上台前我心里直突突,好在有幕布挡着,又有别的团员鼓励,也就不那么紧张了。演出结束后我走到台前谢幕,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是我这一生获得的最大的肯定。”这阵掌声,让金本发彻底喜欢上了皮影戏表演。他也逐渐从一开始只想在幕后表演皮影戏,转变为主动学习变脸,走到台前来表演。也正是因为这种自信,让他收获了爱情,与同是袖珍人的魏艳结了婚。
 小场地传承大文化
  16日上午,在芙蓉街的皮影馆内传出了热闹的音乐声,演的正是金本发第一次上台演的《鹤与龟》,不过这个故事被搬到了大明湖边,讲成了大明湖畔乌龟与仙鹤的故事。孙可卿走到台前来报幕,他是整个剧团个子最小的演员,说话还是童声。
  报完幕,皮影好戏正式上演。在皮影表演的幕布上,出现了一对青蛙母子和仙鹤在嬉戏,一会儿音乐声变得紧张了起来,一只乌龟悄悄地靠近小青蛙。随后,仙鹤与乌龟开始了搏斗,最终乌龟被打败。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总长不到20分钟,因为演员们活灵活现的演出,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现场的观众不时发出叫好的声音。
  观众看得热闹,演员在后台也十分忙活。仙鹤需要由两个人操作,仙鹤抬腿弯腰的姿势都有讲究,稍微控制不好,看起来就会很别扭。这些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26米的演员,弯着腰探着头,眼睛盯在自己控制的角色身上,用手指灵活操作,让这些薄薄的皮影一下子有了神韵。
  “皮影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有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些袖珍人都很聪明,他们学习和表演皮影戏,既养活了自己,又传承了皮影艺术。”北京龙在天袖珍人皮影剧团团长王熙说。
 他们成功家人最高兴
  鲁德彪是聊城人,今年26岁,28岁的二哥鲁德锋只比他的腰高一点点。11日上午,鲁德彪特意带着三个战友一起来到皮影馆,看哥哥的演出。
  “我哥从上学开始,个子就不高,我妈为了不让别人欺负他,让他留了两级,跟我一个班。”鲁德彪说:“上学的时候,也有人给哥哥起各种外号,叫他‘小不点儿’什么的,但我一直特别敬重他。”看到哥哥现在通过皮影戏找到的自信,他说:“看他这样我们特别高兴,我们全家人都支持他!”
  “从他上初中,我们就看出来他个子矮,大大小小的医院都去了,有些明知道是骗人的,也要去试试。”说起儿子金本发,张女士叹了口气,“唉,没摊上这事的人不知道,摊上这种事,日子真是难过。”说这话的时候,金本发和魏艳正在一边说着什么,俩人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张女士说:“孩子刚得这个病的时候,他的将来我根本不敢想,看他现在能娶上媳妇,还能在这个皮影馆里干点自己的事业,我打从心眼儿里高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