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器”易成烫人“暗器”
医生:超体温的取暖设备紧密接触易致“低温烫伤”
2014年12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16日讯(记者 刘晓)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热水袋、手炉、暖宝宝等取暖物品相继登场,但在医院里的烧伤外科、皮肤科等相关门诊,低温烫伤的患者也多了起来。
  “长时间使用暖水袋、暖宝等产品,皮肤容易出现发红、发白、水泡、脱皮等现象,这种现象称为低温烫伤。”山铝医院皮肤科医生李维港说。
  据了解,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而一般来说,热体温度达到45℃,人体就很难承受,热能越高,作用时间越长,人体组织损伤越重。
  “低温烫伤在冬季高发,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感觉神经病变,痛觉及温度觉减退甚至丧失,失去自我保护的功能,更易发生烫伤。此外,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老人以及幼儿也应特别注意。”李维港说。
  据介绍,烫伤伤害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一度烫伤不会起泡,会出现红斑;浅二度伤害会起水泡,并伴有疼痛,市民可用凉水冲洗;深二度创伤较大,可能会起水泡,疼痛感较小,一般在21天内即可痊愈;低温烫伤多为三度伤害,烫伤处多呈现蜡白色,痛感很小,但却容易造成皮肤全层烫伤,开始可能感觉不出什么,但时间一长,却容易造成感染。
  为此,医生提醒超过体温的取暖设备都不应紧密接触,同时注意间断取暖,热水袋、暖手宝可以用一小段时间后隔离一下让皮肤透透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