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

A03版:壹读

A04版:壹读

A05版:壹读

A06版:壹读

A07版:壹读·关注

A08版:专版

A10版:壹读·聚焦

A11版:壹读·观察

A13版:特刊

A14版:动向·国际

A15版:壹读·济南

A16版:封底·看点

E01版:今日章丘

E02版:新闻·主打

E03版:新闻·城事

E04版:新闻·城事

E05版:今日长清

E06版:新闻·政法

E07版:今日长清

E08版:新闻·教育

E09版:今日鲁中

E10版:新闻·城事

E11版:新闻·城事

E12版:新闻·城事

E13版:今日济阳

E14版:特刊

E15版:特刊

E16版:特刊

E17版:特刊

E18版:特刊

E19版:特刊

E20版:特刊

H01版:今日运河·城事

H02版:今日运河·城事

H03版:今日运河·城事

H04版:今日运河·城事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

J03版:今日烟台

J04版:今日烟台

M01版:今日油田·01

M02版:今日油田·02

M03版:今日油田·03

M04版:今日油田·04

N01版:今日德州

N02版:今日德州·资讯

N03版:今日德州·壹读

N04版:今日德州·壹读

N06版:今日德州·赢商

N07版:今日德州·财经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

P03版:今日菏泽

P04版:今日菏泽

R01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02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03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04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05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06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07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08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09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10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11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12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13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14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15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16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17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18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19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20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22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23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24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25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26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27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28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29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30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31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32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33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34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35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36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37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38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39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R40版:今日日照·创刊十周年

T03版:特刊

T05版:特刊

T06版:特刊

T07版:特刊

T08版:特刊

T09版:特刊

T10版:特刊

T11版:特刊

T12版:特刊

T13版:特刊

T14版:特刊

T16版:责任耀齐鲁

T17版:特刊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城事

W03版:今日威海·城事

W04版:今日威海·城事

Y01版:今日淄博

Y02版:今日淄博·巡城

Y03版:今日淄博·教育

Y04版:今日淄博·巡城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教育

Z03版:镇域

Z04版:新闻

对话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院长马光亭

铸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为中国创造培养强国工匠

齐鲁晚报     2020年11月27日
泰山科技论坛暨山东冶金职教集团年会在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成功举办
  11月19日,“泰山科技论坛暨2020年山东冶金职教集团年会”在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绿色智能促产业发展,产教融合筑职教高地”为主题,行内知名专家、学者,100余家院校、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议上举办了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名誉院长聘任仪式、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钢铁产业研究院共建签约揭牌仪式等。
  当天下午,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邀请省内近30所中职院校,建立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连读衔接培养关系,共同探讨中职高职院校高质量持续发展问题。经过最近几年发展,山工职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不断增加,学院也越来越需要更多优质对口生源。这场“精准对接”论坛的举办,是近年来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持续发挥职业教育赋能的一个良好缩影。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鸟瞰图
  文/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翟元昊 张中       
打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主阵地 定制“山东钢铁产业学院”新动能实验班
  ▲专访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院长 马光亭
对传统专业建设进行升级改造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让老树发出新枝
  山工职院作为一个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工科学院,马光亭表示,在新时代前进的道路上需要对传统专业建设进行升级改造,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让老树发出新枝。面对如何办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马光亭说,职业院校抓住两个主旋律:一个是实践,一个是创新。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是省内唯一一所冶金行业背景的高等职业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需要理论知识的教学,又需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需要校企充分合作,产教充分融合,实现理实一体。同时在教学工作当中,需要创新。无论是书本知识还是实践中的操作方法,都需要不断的更新迭代,这也就使得学院老师始终保持好创新的意识。

  作为学院发展的核心,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得好不好,教出来的学生质量高不高,还是要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效果好不好。山工职院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马光亭表示,学院和山东钢铁集团紧密合作,今年九月份和山东钢铁股份公司联合成立了“山东钢铁产业学院”,它集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融为一体。考生进入学院后,通过选拔成立“山钢班”,进入“山钢班”的同学通过一年多理论学习和实践,可进入山钢进行跟班实习,学生能够提前一年多接触到企业的工程师,体验到生产和实践。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实践能力跟企业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战能力。另一个方面,“山东钢铁产业学院”还要要对企业里职业工人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菜单化,给企业提供相应的培训,像这一类的产业学院,山工职院已经和多家企业合作成立。
  除了产业学院,学院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等多个维度都有一些策划和一些实际的行动。作为高职院校,山工职院和本科联合,把专科、本科、研究生向上贯通,向下学院和中职实现联合培养,向外还对社会进行一些服务、进行继续教育。对社会、企业的一些职工根据企业所需,实现订单化、菜单化的专门课程培训。同时,学院还有“1+X”证书,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院已经筹划和建设十多个证书种类。在创新链方面,学院和企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实现双栖双聘,双方实现人才共享,资源协同。所谓双栖双聘,就是企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工程师可以在企业和学院双向任职,做一些研究工作。学院的教师也可以在学院和企业的研究机构任职,这样使学院的教师和企业能够交融互通,从而使学院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不断的提升、不断的更新,使我们学院的教师不断的跟进行业的技术前沿,使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始终走在前列。同时,学院将以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高地为契机,以建设行业领先、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山东省优质高校为目标,积极申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试点,优先支持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钢铁产业研究院共建签约仪式
持续打造新产业新业态 以实际生产需求加大新工科专业调整
  新时代催生了新的产业业态,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工科类的一些传统产业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上对原工科类院校的认知程度还有些滞后。以山工职院“冶金”这个专业来举例,现在的冶金行业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来意义上的浓烟滚滚围绕一个大火炉炼钢炉,现在这些“冶金”生产线,已经发展到智能制造、智慧制造,冶金生产厂是数字化、信息化的生产线。马光亭表示,从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的专业建设来讲,我们的专业也在持续改进,随着大数据、互联网、5G、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产生,新的技术浪潮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学院也对应调整、优化和改造了专业,新设了大数据、机器人、无人机、互联网应用等专业。同时对传统专业也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下一步考虑,黑色冶金专业向“智慧冶金”方向,材料成型工程向“计算材料”方向发展,总的来说,就是给传统专业插上智慧的翅膀,以适应新时代新业态。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一所以冶金为特色的职业院校,专业特色明显,就业方面优势强。2020年是山东新高考第一年,受疫情的影响,招生和就业工作重心由线下转到线上,学院召开了多次线上招聘会,线上招生宣传会。今年学院一共录取了四千三百名学生,和往年持平。就业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就业率达到了93%,这个数字也是比较好的,正常的情况下一年之后就业率达到98%以上,到了年底还会有所提高。

  ▲2020年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人才培养中高职衔接交流会

为中国创造培养强国工匠 打造成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
  在对接山东省部省共建,聚焦创新高地方面,马光亭表示,学院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职教20条”和“高地意见”,以优质校建设和高地建设任务为主线,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和山东冶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作用,建设“一总部、多基地、专业化,平台化、网络化、分布式”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着力构建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管理链、生态链六维度交叉融合、互相支撑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实质性推进“三教”改革,打造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为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为中国创造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大军和强国工匠,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