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观念束缚,让技能型人才受捧
2014年03月2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教育部官员日前透露,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将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高考“指挥棒”的每个指向都会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这次也不例外。选择哪一种成才之路更适合孩子将成为很多学生家长不得不深思的话题。
教育部酝酿高考新政显然有现实考量。尽管高校扩招已有多年,但是人才的供给和需求仍然呈现出结构性的不平衡,简而言之就是技能型人才相对较少,与此相应的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难持续多年。用好高考“指挥棒”,调动更多的学生成为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应该是决策者们最大的初衷。但是,技能型模式的高考能否就此拓宽学生们的成才之路?面对这个问题,现实不容乐观。
其实,现有的职业教育一直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加强职业教育也是教育部等部门多年来不断重申的话题。职业教育没能扭转弱势地位,不仅仅是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还有社会观念的束缚。说到技能型人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蓝领”,比起“白领”、“金领”低人一等。实际上,很多“蓝领”薪水并不低,像家装、汽修、家政等行业的收入已经让很多办公室里的职员羡慕不已。但是,“白领”的心动仅止于此,转身改行的并不多。
很多年轻人之所以没有勇气去做“蓝领”,就是受了传统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多数家长灌输给子女的启蒙教育,就是长大了做科学家、艺术家等,从事“高大上”的职业,鼓励孩子做建筑工和装修工的恐怕不多。很多学生从小就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向着学术型人才的方向奋斗,也无论自己是否适合。在官本位的影响下,更有人盼着子女成名成家之后,还能在仕途获得发展。这样的人才成长之路因为背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注定只能是崎岖狭窄的羊肠小道。
当前,各地都在热议经济结构转型,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由粗放向精细转型。实现这个转型,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基础。没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中国制造”。顺应社会的大势所趋,也是大多数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选择。我们一年又一年眼看着许多人为一个“白领”或者公务员岗位激烈竞争,就不能再对现行的高考模式无动于衷,唯有改革才能逐步解决问题。但是技能型人才模式的高考能产生多大引力,能否避免现行职业教育的尴尬,社会观念能否产生大的改变至关重要。当年老舍谈到子女教育时,曾经提出“不必非上大学不可”,愿他们“能以血汗挣饭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再补充一句,上大学也不必非成为学术型人才不可,做个“蓝领”凭技能吃饭一样是光荣的、幸福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