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特展:重温名画中的光与色
2014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重要庆典活动之一,“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作为中国内地首次莫奈专题展近日登陆了上海,展出了来自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的55件展品。其中,3米长的作品《紫藤花》、1.5米高的作品《萱草》、长宽2米的作品《睡莲》以及2米高的作品《垂柳与日本桥》等多件绝美油画,吸引了无以计数的观众前来参观。莫奈是一位痴迷于绘画且高产的印象派大师,他的一生共留下500多幅素描和2000多幅油画。其中《日出·印象》、《睡莲》、《干草堆》在我国广为人们知晓,也恰恰是这几幅世界名作,成功演绎了光与色在油画中的交融与体现。

《日出·印象》
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

  《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绘画的开山之作,莫奈也被认为是第一个采用外光技法进行绘画的印象派大师。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蓝紫色的海水,生机勃勃的日出,微红的天空,摇曳的小船都笼罩在一种若隐若现的情境之中。这是画家第一次把艺术从神坛拉进生活,这种急促、大胆、零乱的笔触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是艺术的叛逆,于是这幅作品被讽刺为“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等,对于这种批判,莫奈给这幅画命名为《日出·印象》,对沙龙学院派艺术家们进行了一次无声回击。
《干草堆》
挖掘光与色的无限可能

  1891年前的一天黄昏,莫奈和女儿在屋后的山坡上散步,突然注意到一片阳光照耀的干草堆,看到光影在上面的不断跳跃,他兴奋不已,于是就开始不停描绘这不同时间里的草堆光线。从这年秋到1892年春,莫奈一共画了24幅《干草堆》,它们有的是暴晒在中午烈日下,有的是矗立在雪后初霁里,有的是沐浴在清晨薄雾中,有的则是笼罩在黄昏薄暮时。这些形状、位置相似的草堆,由于千变万化的光线而变得多姿多彩。自然界中的光也成为一切的推动者和发起者。因为有光,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变幻莫测。

《睡莲》的梦幻之美和诗意情调

  中年以后的莫奈在绘画上有了市场,经济状况大为好转。于是他在巴黎郊外的吉维尼村建造了一个花园,流水、小桥、垂柳、花卉,并在池塘里繁殖了大量睡莲。在午后的阳光下,镜子般的水面上有睡莲飘浮,这些异常的水生植物,大叶子向外平摊开来,那些令人神往的花朵顺水移动着,西方的色彩、光线和东方的诗意情调在这里巧妙地交汇在一起,成为莫奈最具标志性的艺术风格形式。晚年的莫奈视力越来越差,白内障几乎使他失明,但他仍然坚持作画,从略偏具象的艺术风格到更加简洁、抽象的画面,莫奈笔下那些具体的花卉、睡莲似乎都逐渐消融了,只有那颤动的笔触和闪烁、跳跃的色彩,像安静的睡莲一样漂浮在观者的眼睛中和内心里,永远散发着独特且永恒的梦幻之美。      (贾佳)
  ▲《干草堆》 莫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