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踊跃参与“礼让斑马线”活动,提出不少建议
应推礼让手语,行人司机好沟通
2014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停车等候红绿灯时,车主们举出“礼让斑马线”的宣传旗。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淄博车友会的会员往车上张贴宣传“礼让斑马线”的车贴。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刘光斌 
  18日,本报联合淄博市交警部门开展了“守护斑马线”活动,旨在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自觉走斑马线,机动车主动停让斑马线上的行人;共同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不少行人及驾驶员也对如何共促“礼让斑马线”,共创礼让安全的交通氛围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完善交通灯指示牌 时刻提醒司机
  “据我观察,右拐的车辆与行人抢行是不礼让斑马线的‘重灾区’。由于所有的路口车辆都可以直接右拐,这就造成了驾驶员右拐‘永远畅通无阻’的理念,即使遇到直行过马路的行人也不停让,甚至还鸣笛催促。”市民王女士建议,是否可以在右拐的路口多设置一些交通指示牌,时刻提醒车辆右拐的时候注意停让行人。
  在张店商品西街与步行街路口,市民杜先生告诉记者,该路口的交通指示灯只有黄灯,“倘若红绿灯能够更明确些,红灯停,绿灯行,这里人车混行的状况应该会得到很好改善。”杜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人车混行,机动车与行人互相抢路,人多时车让人,车多时人让车,双方都没有一个可以遵守的统一规范。杜先生还说:“倘若此处确实不适宜设置信号灯,也应该多设立一些交通提示牌,提醒机动车司机主动礼让行人。”

呼吁更多志愿者 加入礼让宣传
  在张店世纪路与共青团西路路口,正在等红绿灯的市民许先生告诉记者,推广“礼让斑马线”活动应当是全社会的事。“可以组织志愿者加强宣传,单靠交警或者协警的力量来协调,肯定是不够的。”许先生认为,礼让的关键是营造全社会的礼让氛围,而他本人也愿意成为该活动的志愿者,参与到具体活动中去。
  在张店步行街路口等待绿灯的市民刘先生对记者说,他曾去过南方的台州、深圳等地,那里的礼让斑马线手语效果不错,淄博可以借鉴。“有些时候过斑马线,行人与驾车者因为无法很好地沟通,导致双方产生误解:我让你,你没走;我要走,你也走。所以,手语的作用就是告知对方我接下来的行动,不要产生误判。”刘先生说,特别是孩子、老人在过斑马线的时候,可以做出一些礼让斑马线的手势,相信广大司机朋友见此手语都会提高礼让意识,避让行人。
  “媒体可以设立一个曝光台,把那些比较恶劣的不礼让行为进行曝光,督促司机和行人共同遵守交通规则。”市民张女士建议。

 相关链接 
人行道前能否设置减速带 交警回应:减速太多影响交通
  有市民建议,为让机动车主动减速避让斑马线上的行人,可以在人行道前设置减速带,迫使不自主减速的机动车减速,以保证行人在人行道上的安全。
  对此,张店区交警大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市民的初衷很好,但是方法可行性不大。减速带或者震荡带都是交通设施,一般不可随意设置。“在人行道前设置减速带或者震荡带虽然可以帮助机动车减速,但同时也会增加减速带在道路上的数量,这对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行驶会带来巨大影响。”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城区内的减速带或者震荡带一般只设置在学校附近,一般路段上的人行道不会设置。
  “通过设置减速带或震荡带来实现礼让也并非该活动的主旨,‘礼让斑马线’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文明行驶的风尚,而不是逼迫驾驶员减速。”该工作人员表示,全社会更需要形成一种相互礼让相互尊重的良好出行氛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