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地方只能用来回忆
2014年10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岩(芝罘区)

  艺都影剧院为了谋生存,将大厅改成了手机卖场,昔日的影剧院人群熙攘的景象早已不在。是否拆迁,让经营者在等待中纠结于存、废之间,生存困窘让经营者无暇他顾(本报10月15日C10版报道)。
  老烟台,有许多让人难以忘记的地方。老火车站、老东风影院、儿童影剧院等等,在近几十年里,成为这座城市成长的见证,寄托着成长的点点滴滴,是对家园的留恋,承载着老烟台人记忆里抹不掉的往昔岁月,无论时光荏苒,在人们的脑海里被珍藏。艺都也一样,20年前,喜欢来看电影,常常是为了一场电影,步行半个多小时,快乐的心情让脚步快乐得像飞。高大宽敞的大厅,厚重的窗帘,以及在窗帘间隙透进来的光中飞舞的尘埃,还有凉丝丝的座椅,虽然比不上市府礼堂的座椅那么宽大厚实,依然挡不住看电影的激动心情。电影前的加演片是盛宴的前奏,通常都是动画片,十几分钟的聚精会神让激动的心情瞬间安静。一两个小时的沉醉,在投影的缤纷里演绎着一个个沉醉的故事。
  后来,这些影院就都不景气起来,一部分在挣扎中寻求突破,最终也没有打赢后起的影城,一个个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有的被拆除,有的在沉寂里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对于老影院,惋惜也罢,失落也罢,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必然伴随着新生与消亡。升沉与兴亡,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勇立潮头,保持不败需要有自身的智慧和大环境的协调,在艰难中求生存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携手,但这之中的思路的创新、思维的开阔,或许能为困境找出一条出路。
  我更愿意相信,目前的状况是艺都的阵痛期。在拆与不拆的尘埃落定之后,经营思路的明确,经营方向的调整,营销措施的跟进,市场开发的力度能给老艺都注入新的活力。或许是一个新的影院,或许是一个别的娱乐场所,如能留住,那就是留住了一段老烟台人的记忆。
  也许,老艺都留不住,那就留一份记忆吧,或许在人们的心理上,或许在某些老烟台的影展上,一些白发老人会指着那张老照片,告诉孩子们:小时候,我在这里看过电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