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条件低背靠海外市场,沪港通“开车”在即——
鲁企赴港融资再受激励
2014年10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22日济南讯(记者 刘相华) 沪港通正式“通车”在即,A股市场与香港市场将实现更紧密的联系,为充分受惠香港市场的高流动性和筹资能力,10月22日,山东省金融办联合香港交易所在济南举办的“山东企业香港上市推介会”上,来自全省17市已上市或拟上市的企业代表表示,他们非常看重香港市场,只要机会合适、条件成熟,会考虑在港交所IPO。
  “港交所之所以大密度地搞推介会,就是看到目前A股IPO形成的堰塞湖堵塞了很多企业上市融资的需求。再就是港股较低的上市条件和背靠海外市场的优势,这对我们来讲是个机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会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抓住了企业的基本诉求。”
  该人士所言非虚,来自莱芜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企业成立的时间不长,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对资金的需求大,但是目前国内IPO的门槛条件企业又满足不了,只靠银行贷款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他们企业考虑像香港这样的资本市场来融资。
  相关数据显示,香港是内地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企业赴香港上市、发债已成为山东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1993年7月15日,第一家来自内地的上市企业——青岛啤酒的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大厅挂牌上市,从此拉开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帷幕,20年间我省又有潍柴动力、晨鸣纸业、中国重汽等大企业H股挂牌交易,形成了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山东板块”。
  “相比起国内A股的上市条件,香港上市的条件相对较低,是内地企业不错的选择。”一位参会的证券公司投行部人士说。“我们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赴港上市或发行债券,让更多的山东企业通过香港走向世界,下一步山东将继续积极推动鲁港金融资本领域的合作对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企业水平,促进山东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山东省金融办副主任孙宪青说。

去香港股市融资,也不容易
  本报记者 刘相华        

  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沪港通后,会给两地市场都带来增量投资资金。对急于上市的企业来说,香港市场成了转板或者IPO的优良选择。
  “沪港通给两个市场都带来了活水,对已经上市的内地企业和考虑去香港上市的企业也是利好。如果进入沪港通名单,不仅香港投资者可以买,其他内地投资者也可以买。上市公司的价值能更好地被挖掘。”港交所相关负责人说。
  尽管如此,不少企业选择转板上市过程中仍面临重重困难,例如沪港两市的制度包括、交易时间、交易方式、涨跌幅限制、税收、两市对上市企业监管及信息披露的要求都存在一定差异。  
  来自中银国际的数据,目前香港市场受投资者青睐的板块主要有医药、TMT等,但从目前的情况看,A股市场给予TMT企业的估值仍旧比香港市场更具有优势;而香港市场历来以金融、地产、消费品类上市公司为强项。这也意味着,至少从行业上看,并非所有的公司都能在香港获得理想融资需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