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凭吊黄祖炎烈士,指示收集好王尽美遗物——
毛泽东亲临济南烈士陵园
2014年1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尽美
  黄祖炎
  刘谦初
   □孙嘉焯     
  凡是到过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的人们,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与英雄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和联系。作为党和人民的领袖,对济南烈士陵园的建设能有这么大的影响,给予这么大的支持、关注,与长眠在这里的烈士曾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和友谊,恐怕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毛泽东亲自凭吊黄祖炎烈士
  说起毛泽东到四里山凭吊黄祖炎之事,现年90岁、曾任济南市档案局第一任局长的肖楚,对此事印象特别深刻。
  肖楚是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的,1947年任渤海区党委机要秘书,曾随有关领导到西柏坡参加过土地会议,受到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这期间曾任毛泽东秘书的黄祖炎任渤海军区政委。因此,肖楚几乎每天都要从渤海区党委到渤海军区给黄祖炎送文件,由此认识了黄祖炎,并经常受到黄政委的教育、关心。肖楚在最近写的回忆录中说:“黄政委没有官架子,对年轻人特别关心爱护,经常给我们讲前方作战的故事,到了吃饭时,便留我们就餐。到济南后,黄政委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每当军区放电影,都让警卫员给我们送票看电影。后来,上级确定我调德州工作,黄政委又做工作,让我继续留济南任职。”
  让他十分震惊的是,1951年3月13日,黄祖炎同志在出席山东军区文化工作座谈会后,不幸遭坏人枪杀。对此,山东军民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肖楚更是悲痛至极。令他深受感动的是,后来他从单位的有关文件和有关领导的回忆中得知,毛泽东听闻黄祖炎遇害的信息后,也十分震惊,亲自派人赴济南调查,并连续三次就此事在有关报告上做批示。特别是1952年10月26日,毛泽东首次视察济南时,在向山东省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问明情况后,当即确定要去四里山吊唁黄祖炎。
  毛泽东对黄祖炎的评价很高。他在去四里山的路上对许世友说:“祖炎同志在我身边工作多年,给我很好的印象,他是我党的好干部,理应为他办理较为隆重的丧事,以慰藉英灵,并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祖炎是难得的人才,能文能武,而且为人忠诚,品质好,办事认真。他有很强的组织观念,工作兢兢业业,从未出过错。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同志团结友爱,我很怀念他。”
  毛主席和许世友下车后,沿着蜿蜒山路向上走去。当他加快脚步来到黄祖炎墓前时,表情凝重,默默致哀,并深鞠一躬。良久,毛泽东俯下身,轻轻地抚摸着墓碑和“黄祖炎”三个字,深情地说:“祖炎同志,我来看你了。”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慢慢地流下来。
  毛泽东又缓步绕黄祖炎墓地一圈,点点头说:“墓修得很好,山东军区的烈士抚恤工作做得不错。”许世友介绍说:“济南战役时牺牲的战士基本上埋葬于此,有不少烈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毛泽东环视四周,青山苍翠中遍是烈士陵墓,感慨地说:“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啊!有这么多的英烈长眠在这里,四里山就成英雄山了!”由此,四里山有了一个更美好的名字——英雄山。
  据悉,黄祖炎是毛泽东唯一亲临墓地凭吊的人。2005年,济南在烈士墓区的顶端,修建了毛泽东凭吊烈士纪念亭,以纪念这次感人的凭吊活动。
  指示要收集好王尽美遗物
  济南市档案馆和社科院等单位保存有毛泽东怀念、关心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有关史料。他们三人同为中共一大代表,在这次代表大会上,王尽美、邓恩铭都为能会见毛泽东感到欣喜。毛泽东对他们两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说王尽美耳朵大,说话沉着大方,大伙都亲切地称他“王大耳”等。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仍非常怀念他们。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怀仁堂召开,毛泽东在接见山东马保三等代表时,立即想到了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代表王尽美,并无限感慨地说:“革命胜利了,可不能忘记老同志啊!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的遗物。”
  马保三等代表对毛主席在王尽美逝世20多年后,仍这样关心老同志,很受感动,当即表示:“请主席放心,回去即办。”
  马保三回山东后,立即向山东分局汇报,分局当作一件大事组织专人抓。
  当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有关人员到诸城北杏村收集王尽美遗物时,王尽美的母亲听说毛主席亲自派人来收集儿子的遗物,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她说儿子的遗物都被土匪抢走了,唯有一张照片还埋在墙里。王尽美的母亲领着来人,深情地扒开老房子的土墙,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纸包中的照片,交给来人。
  工作人员回到济南后,向山东分局认真作了汇报。由于这张照片长期埋在墙里,已受到严重损坏,有关方面立即组织照相馆里的专家认真研究修整,最后挑出了一张最好的照片,连同文字材料,由马保三亲自到北京送给毛主席,得到毛主席的认可后,又将照片转寄给上海革命纪念馆。据悉,这是王尽美一生留下的唯一照片,非常珍贵,被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作为一级文物珍藏。
  值得一提的是,受毛泽东主席委托,负责收集王尽美遗物的马保三同志,也是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他去世后的墓也与王尽美的墓一起,都排在陵园墓区的第一排。
  革命烈士刘谦初之墓1959年迁入
  刘谦初,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31年在济南壮烈牺牲,其墓于1959年迁入济南革命烈士陵园。
  刘谦初于1926年就与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的张文秋相识相爱。1927年4月下旬,刘谦初同张文秋一起出席中共五大,毛泽东在会议第一天休息时就来到张文秋面前,关心地问她和刘谦初的婚事,得知他们刚结婚,就对张文秋说:“我有两个儿子,你们将来一定要生两个女儿,我们对亲家啊!”没想到几十年后这一玩笑竟然成真。
  1938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共党校礼堂看戏时,被剧情和一个小女演员的表演深深打动,这个小演员就是刘思齐,毛泽东在演出结束后亲切地召见了她,经询问得知刘思齐的爸爸就是刘谦初,妈妈是张文秋。接着,毛泽东同也在这里看戏、早就认识的张文秋进行了交谈,说:“刘谦初同志我是认识的,也知道他牺牲了,他是个好同志,可惜牺牲得太早了。”又指着刘思齐深情地说:“这是烈士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好好教育她。”并当即认刘思齐为干女儿, 再往后刘思齐又与毛岸英结婚,成为毛泽东的长媳。刘谦初、张文秋也成了毛泽东的亲家;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曾专门来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祭奠刘谦初等烈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