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点儿这18件事儿是骗钱的
2014年12月2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崔岩
年末岁尾,是犯罪分子尤其是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活动最为猖獗之时,近日,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发布了最近常见的18种电信诈骗手段,提醒市民严加防范。
1、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
犯罪分子使用任意显号网络电话,冒充邮政、工商、电信、银行以及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受害人邮寄包裹涉毒、有线电视或电话欠费、信用卡恶意透支、被他人盗用身份注册公司涉嫌犯罪等由头,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账户。
2、QQ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盗取他人QQ号码等,然后以主人的身份登录,通过播放视频聊天录像等方式,冒充受害人的亲友与其聊天,并向其借钱诈骗。
3、网银密码器升级诈骗
犯罪分子搭建与银行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站,通过群发网银密码器升级短信诱使受害人登录虚假网站,输入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犯罪分子在后台获取后,再骗取动态口令,迅速通过网银转账方式将受害人银行账户内资金转移。
4、网络购物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极具诱惑力的车、电脑、衣物等物品的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就以缴纳定金、缴纳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5、扫二维码诈骗
犯罪分子向网店商户、消费者等群体推送二维码图形(实际为某种木马病毒),该二维码伪装成打折、促销广告、热门游戏或者系统升级软件,诱导用户扫描,在联网状态下用户扫描后手机就会中毒,手机里存储的通讯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被泄露后,犯罪分子利用网银进行转账。
6、补办手机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钓鱼”网站获得受害人银行账号信息后,伪造身份证,补办受害人的手机卡,通过网银快捷支付渠道,进行消费或者转账。
7、虚构消费退税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购房、购车人信息后,谎称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交易税、购置税退税,要求受害人进行“绑定”退税账号操作,实际是将银行卡内存款转入了嫌疑人账户。
8、提供低息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以贷款公司名义向受害人手机上发送低息、无需担保贷款短信或者通过网络发布类似信息,利用部分人员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支付手续费、预付利息等名义骗钱。
9、冒充部队采购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部队采购人员,谎称要购买某种特定产品,需要受害人帮助订货,共同赚取差价,并提供对方联系方式,诱使受害人订货付款。
10、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拨打受害人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冒充熟人,之后再以出车祸、嫖娼被抓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汇款。
11、换账号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我原来的账号不用了,请把款打入此账户,××行×××,户名×××”短信的方式,或者冒充房东诈骗房客租金的诈骗方式,骗取即将汇款人员不加识别地把钱款打入涉案账号。
12、虚构中奖诈骗
通过向QQ、MSN、邮箱、网络游戏、淘宝等用户发送中奖信息,诱骗网民访问其开设的虚假中奖网站,再以支付个人所得税、保证金等名义骗取网民钱财。
13、子女出事诈骗
犯罪分子向受害人发送“爸妈,我的钱包手机被偷了(或我出了点意外现在医院),等钱急用,请速汇款×××元到我的朋友×××卡上,切记要快”,受害人往往因处于紧张状态而上当受骗。
14、网络征婚、交友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征婚交友网站,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的虚假身份,与受害人进行网络交流,在骗取对方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选择时机提出开店送花篮、借钱周转、急需医疗、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15、开设虚假网站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站,利用网上支付平台行骗。
16、炒股分红诈骗
犯罪分子制作虚假网页,以证券公司名义发布股票虚假内幕信息,以炒股分红的名义,诱骗股民将资金转入其账户。
17、冒充“黑社会”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黑社会”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受人之托进行报复或暴力讨债等名义,恐吓受害人及其家人,要受害人向其指定的账户汇款。
18、虚构绑架事实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电话任意显号技术虚拟受害人亲人电话号码来电,谎称其亲人被绑架,为防止受害人作出反应,要求电话不能挂断,速汇赎金,否则即“撕票”,部分事主因惊慌失措而上当受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