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庸》向善魅力
2014年12月2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孙艳杰的讲座受到听众欢迎。
《中庸》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宋代朱熹将其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坚持原则而又能灵活运用,是儒家核心观念之一。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常),中庸即中和。《中庸》第一章中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从历史上看,“中”、“庸”两字连用,始于孔子,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充实发挥而完成。但是,在孔子之前,“中”作为一个观念则甚是流行,如在《尚书》中有准确、合理、不偏不倚等意思。中庸的观念则是对中的观念的进一步拓展。《论语》把“中庸”作为至德,作为一种极其高明而又难能可贵的德性提出来,要求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度,处世行事要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坚持原则而又能灵活运用,构成了中庸德行的根本,在实践中需要有高度的智慧。
智、仁、勇三德则是通达中庸的三达德。孙艳杰介绍,正如在“五达道”中,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五伦”包含了儒家所说的基本人际关系,因而构成了一个整体一样,智、仁、勇三者本身也构成了一个整体,既相互通达,又能实现向中庸的通达:“智是明善,仁是守善,勇是对善的固执。”
孙艳杰对“智、仁、勇”的内涵进行了讲解。好学近乎智,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了什么是善与不善。而仁是守善,先要明善,因此仁要以智为基础。以智为基础的仁必然会对生命有更悲悯的关怀,拥有更坚定的信念,因而会引发出真正之勇。《论语·宪问》有言:“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智、仁、勇”的相互通达让听众感受到《中庸》的思辨魅力。孙艳杰接着介绍了通往中庸之道的三个原则,即慎独自修、忠恕宽容以及至诚尽性。此外,孙艳杰还结合一些相关案例进行讲解,其中,关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若“人不欲立(达)”该怎么办的讨论,一度引发了听众的热情辩论。
《中庸》提出的“智、仁、勇”三达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现代人思索和践行。《论语》有云:“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也写道:“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