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的烟花
——读张爱玲
2015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旭飞

  喜欢读张爱玲的作品,源自于她那些经典作品里的经典语录。在爱情来到的时候,她写下“在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在爱情热烈的时候,她再写下“于千百人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百年中,在时间的无垠的荒野中,有两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这样相逢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有轻轻地道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在爱情最终幻灭时,她又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因为如此至情至性、直达心底、看透爱情的宣言,从此喜欢上张爱玲。
  第一次了解张爱玲是看过苏青的《张爱玲传奇》,知道她虽是贵族出身却并不幸福。从小身体不好,父母不合,留下她和弟弟与继母和父亲一起生活,虽然家庭富足,而她和弟弟却是多余的:“被逼到为了生存而选择放弃,不要求,不进取,退让到无路可退,被所有的人视而不见,就不会被任何人所伤害。”张爱玲选择了躲避,无声地反抗,她宁可吃苦也不愿无声地苟活在世上,无论好还是坏,她要留名于世,用她自己话说是“出名要乘早”,一如她的文章、她的为人、她的穿着、她的思想,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张爱玲的文字有时可以使人体味出一种生命的繁华,如烟花般转瞬即逝。而人性,则是势利的,所谓爱情,更是现实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振宝对红玫瑰的爱情等同于欲望,对白玫瑰的爱情则是平安;在《倾城之恋》里,前期的爱情是欲望,后期的爱情是历经了死别后对亲人的渴望和依赖;《金锁记》里,爱情则等同于金子;《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爱情却又等于欲望加繁华……张爱玲的书中没有一点理想化的东西,现实得几乎有些残忍。
  张爱玲这样的写实风格,是一种高傲的清醒,也是一种苍凉的抒情。“国家不幸诗家幸”。最伟大的作家往往出现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出现在国家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年代。屈原如是,李白、杜甫亦如是。这样的年代让作家感悟了生命的真谛,也擦出了无数灵感的火花。也正是同样类似的年代,有一个自称不是天才的天才出现了,留给人们无尽的财富。一篇文章,如果能在读过一遍之后依然再次想起,那便是优秀的。张爱玲,将一个时代的丑与美都凝结在她的笔下,让人们不断地想起她,再想起她。许多作家都已望尘莫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