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粮票换鸡蛋
2015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烟生

  20世纪70年代末期实施改革开放后,自由市场经营副食品品种日趋增多,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一些家庭的粮本上的计划供粮也有节余,不再为填不饱肚皮而担忧了。有些家庭主妇就到粮店把粮证上剩余的粮食兑换成粮票,于是以粮票换鸡蛋的生意就应运而生。
  近郊的农民进城摆个小摊,卖点农副产品什么的,手头的小钱也活泛点了。早晨从家启程也就不带干粮,嫌麻烦,中午手中的货出手售完,找个小饭店吃碗面条、喝碗馄饨,也不算稀奇事了。那时城乡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小饭店要收粮票,没有粮票则按议价要收款,价格能高许多。再则,农家的孩子考上中学到市区读书,回家路途远,交通还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天天带午饭很麻烦。特别是冷天带饭,中午还需到食堂熥热。有的家长心疼孩子,就想给孩子钱让孩子在学校食堂吃。
  可是,买饭票必须交粮票。这让家长颇为犯难:城市居民吃商品粮,有粮证,只要粮证有余粮,拿着户口本和粮证就可以兑换相应的粮票。可是农民是农业户口,他们从生产队分的是现成口粮,没有单位给发粮证,自然就兑换不着粮票。不知是哪一位聪明的“农民伯伯”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用自己家养鸡下的新鲜鸡蛋换居民节余粮票,既方便了自己,又实惠了市民。
  常见一脸沧桑的农家妇女,胳膊拐着一只藤篓,沿街吆喝:卖鸡蛋嘞……盛鸡蛋的藤篓底层铺垫一层厚厚的麦糠用以减震,防止鸡蛋磕碰而碎。麦糠上面码着流光水滑的红皮鸡蛋或白皮鸡蛋,上面再蒙上一条白毛巾盖住。其实吆喝“卖鸡蛋”只是幌子,换鸡蛋是真的。因为那年头对粮票是实行管制,用鸡蛋换粮票属于违法行为,彼此都不敢声张,以免落个违反政策之嫌。交换过程中,双方可以讨价还价,街面上交易标准大多是一把(10个)鸡蛋换10斤粮票,最有价值的当属紧俏的全国通用粮票,10斤能换12个鸡蛋。
  乡下人总是夸自己家的鸡整天在地里跑,吃的是蚂蚱、豆虫等活虫,蛋黄香,个头大,营养丰富,用现在的话说是绿色食品。我常常劝母亲用家里节余的粮票换鸡蛋吃,母亲总一脸严肃地说:“都快娶妻生子的人了,咋不知道珍贵粮食,忘了‘生产救灾’时,我领你们兄弟姊妹上山撸槐树叶子做‘墩沫’(用槐树叶掺进少量玉米面,上锅蒸熟作为主食)吃了!”
  后来,粮票兑换的范围逐步扩大,不仅可换鸡蛋,还可换生活日用品。常常有周边农村的手艺人用自行车带着制作的镜子、木梳,锻打的剪子、菜刀、锅铲、炒勺等,进城兑换粮票,生意十分红火。但直到1993年4月取消粮票和粮证,市场全面放开的时候,母亲已攒了500余斤粮票,她也没舍得换1个鸡蛋吃,或换一件物品用。记得母亲一边数着粮票,一边问我:真的以后不用它了?
  我知道,母亲担心她的儿女挨饿。作为中国人告别饥饿,这实在是天大的事。母亲那一代人是确实饿怕了,饥饿是她老人家一生难以抹掉的记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