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成“创业明星”
养殖基地撑起残疾人的创业梦
2015年05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吕立波来到鸡棚内检查消毒情况。
  ◤吕立波(左)与养殖户交流经验。
   本报记者 马芳 邢敏 陈伟
  在妻子的心里,他算不上称职的丈夫;在员工的眼中,他为人实在,功不可没,带动了商河畜牧业的发展;用养殖户的话说,他是致富路上的领头人。他身残志坚,白手起家创立了济南天润牧业有限公司,并带动周边养殖户70余户。“人活着,不断干点儿事儿就行”,拾得起,放得下,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他就是济南天润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创业之星”吕立波。
残疾人养鸡创业,发展成明星企业
  初见吕立波,他脸上始终挂着的微笑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不善言辞,但积极乐观是吕立波的标志。“自从眼睛看不清东西后,我遇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着急了,反而变得大大咧咧,对一切也看得淡了,更重视健康和家庭。”吕立波笑着说。 
  在吕立波和妻子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孙集镇寨子村南首的天润牧业养殖基地。记者看到,这里丛林环抱,空气清新,交通便利,非常适合肉鸡的饲养。据了解,吕立波成立的天润牧业有限公司,创始于2012年,是一家集肉鸡种苗、饲料供应、饲养、成鸡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现拥有现代化养殖鸡舍7栋,占地160多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总资产1000多万元。目前,公司每批出栏鸡15万多只,年出栏90万多只,年利润达420多万元。现有员工25人,带动周边养殖户70余户,其中安置残疾人5名,辐射带动残疾人家庭十余户,是商河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肉鸡养殖场之一。
  自2012年以来,济南天润牧业有限公司先后被市农业广播电视、市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评为“济南市农民创业示范基地”,被市畜牧局评为“济南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被县农技推广中心评为“科技示范厂户”。2014年,吕立波被市残联评为“创业之星”,济南天润牧业有限公司被县残联列为市级残疾人扶贫开发基地培养对象。
白手起家,养鸡堪比养孩子
  “80后”的吕立波,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从父辈手中接过一个小小的杀鸡店后,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在成立公司之前,他刻苦钻研技术,努力发展事业,慢慢有了一点成绩。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正处于事业发展期的他,忽然觉得眼睛看东西模糊不清。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没有太在意,但是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后没办法,只好去医院检查,但检查结果不是很乐观。由于长期操劳过度,吕立波患上了球后视神经炎。医生的诊断书一下,让吕立波着实担心起来:会不会就此失明呢?如果真是这样,家里以后的经济来源要靠谁? 
  眼睛看不清东西,给吕立波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相当于近视眼1000多度吧,眼前总是跟下雾似的,看什么都不清楚。”吕立波形容说,“车一下子不敢开了,手机也看不清楚,熟人跟我打招呼看不见,严重时连自己吃的什么菜都不知道。最尴尬的一次是,朋友向我敬酒,我却没看到朋友的酒杯在哪儿。”
  视力的下降是不可逆转的,但他没有灰心丧气,反而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生活上的一切不便,以及资金、技术等困难,创立了天润牧业有限公司。一开始,吕立波提出要建养殖基地时,家人都持反对意见,一是怕他遇事着急,会加重眼睛看不清的状况,二是投资太大,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支持。但吕立波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建厂之初,由于管理不规范,人员不到位,也没有多少经验,吕立波没日没夜地守在鸡棚里,就怕鸡会缺水、缺饲料,鸡棚会停电等。累了就稍微休息会儿,用他的话说,“养鸡比养孩子还难。”当第一栏鸡成功卖出并实现利润时,吕立波长期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目前,天润牧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了一家现代化、环保养殖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以科技为先导,并与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养殖场在现有的基础上改善养殖环境,全部实施肉鸡标准养殖工程,实现绿色环保养殖模式,效益更加明显,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从事肉鸡养殖,对商河县畜牧业发展起到了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公司注重环境保护,提倡低碳经济。在建设中坚持采用固液分离等环保技术,彻底杜绝污染,同时建设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以保证水源和环境的安全,为商河县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致富不忘众乡亲,残疾人创业的领路人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吕立波成功了,但他没有忘记对社会的回报,没有忘记对公益事业的支持。
  身为残疾人,吕立波更知道残疾人的苦。他安置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在员工任用上,吕立波尽量选用能胜任职位的残疾人,为的就是让残疾人兄弟姐妹能有个稳定工作。目前,该公司共有员工25名,其中安置残疾人5名。 
  他还辐射带动残疾人,帮助其实现在家创业。公司采用“公司+基地+残疾人家庭户”的经营方式,将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生产技术和饲养配方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授给残疾人家庭。近年来,孙集镇70余户群众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致富之路,其中辐射带动的残疾人家庭就有十余户。为切实保障养殖户的利益,特别是残疾人朋友的利益,公司为他们提供了“四统一”一条龙服务,统一购鸡苗、统一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统一防疫方便了残疾人,统一销售有效地提高了养殖户的收益,使公司真正成为带领残疾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效载体。目前,十余户残疾人家庭不仅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更有50%的家庭向小康迈进。有一个同是视力残疾的朋友说得好:“跟着公司干,保证有钱赚;跟着立波走,致富不用愁。” 
  有一年,龙桑寺镇常庄村一残疾户张某家的鸡棚有7000只鸡马上就要出栏了,却因一场大火将鸡棚烧毁。作为吕立波的客户,因为家庭比较困难,张某当时的饲料都是赊账的,至今还欠吕立波8万多元。“出事后,我自己给他捐了2000元钱,还发动饲料厂给他捐了2000元钱。他家里困难,每年过年时,我都会买了油和酒给他送过去,都是残疾人兄弟,知道对方的不易。”吕立波感慨地说。
  在照顾好残疾人兄弟姐妹的同时,吕立波还热心公益事业。2014年,吕立波向残联捐赠了5000元。
妻子不离不弃是他最大的动力
  “我和立波是在2008年认识的。在为人方面,他忠厚实在,善于将心比心,很多养殖户都乐意跟着他干。在工作方面,他很敬业,一路走来,风风雨雨,付出了很多艰辛。他带动了商河县畜牧业的发展,可以说功不可没。”吕立波养殖场的李场长这样评价。
  据养殖户介绍,每当有鸡卖不出去时,吕立波也会跟着着急,并主动帮着联系收购客户。“他不光给我们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平时我们的鸡棚出问题,只要一给他打电话,他就会随叫随到,对我们养殖户的养殖情况很是关心。”一养殖户介绍说。 
  工作忙了,照顾家庭的时间也就少了。因为眼睛看不清,生活上的不便让妻子成了吕立波的第二双眼睛。“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这句话用在吕立波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多年来,妻子对吕立波一直甘心付出,无怨无悔。“只要他想干的事,我一定会全力支持,夫唱妇随吧。当时建养殖基地时,我也是反对的,但他说‘只要你跟着我干就行’,一句话也坚定了我的信心。事实证明,他确实做到了,我很佩服他。”吕立波的妻子在采访中说道。 
  提到家庭时,吕立波眼中也流露出了愧疚之情。“很感谢妻子吧,感谢她多年来一直不离不弃,对我悉心照顾。没有她的支持,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吕立波笑着对妻子说。如今,吕立波已经拥有一双儿女,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吕立波创业成功了,但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今后我要继续秉承诚信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做一名残疾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更要帮助和带领更多的残疾人早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采访的最后,吕立波坚定地说道。阳光下,他的笑容格外灿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