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15年05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划期限是2013年到2020年,接到规划任务后,滕州市规划设计院已组织工作人员到35个村的现场进行了摸底和丈量工作。规划编制将结合滕州实际和村民需求,优化村庄结构,整治村庄面貌,梳理村庄道路,实现村庄主次道路的秩序化。同时,依据村民需求建设配套服务设施,方便村民生活,优化村庄景观系统,美化村庄环境。
  东沙河镇耿楼村,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村庄整体布局较整齐,但存在功能缺失,配套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经营的发展。“通过对现状的调研和美丽乡村需要达标的条件,我们此次的规划主要以整治为主,新建为辅,对村庄原有结构进行梳理,基本保持村庄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力求高效节约利用土地,完善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为村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的新村庄。”滕州市规划设计院的工作人员介绍。
  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人群纷纷进城务工经商,生活在农村的多数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无力承担农田耕种重任。鉴于农村种管收力量匮乏以及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滕州市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牵头,整合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农资销售点、产业带头户等各种资源,在各镇街组建网格员农事托管服务队,本着无偿或微利的服务原则,及时为群众提供土地入社代转、农资代购代管、土地代耕代播、农机设施管护、农畜产品加工等20余项涉农服务。
  通过推行农事托管,滕州充分发挥了网格化工作站的组织优势,聚拢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管理和市场资源优势,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水平和质量效益。目前,全市已组建网格化农事托管服务队1034支,实现了农事托管进网入格。“村村建起网格站,大事小事都代办,农事家事不用愁,个个服务到炕头。”这句顺口溜正是推行网格化管理的真实写照。
 新闻回顾: 
  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落实《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滕州市计划在17个乡镇选择35个村进行“美丽乡村”改造。2014年11月14日,滕州市规划设计院已完成了25个村的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如今,滕州外出人口已达30万,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日趋增多,“空壳村”问题凸显。为破解这一难题,2014年12月滕州在推行网格化工作中,提出居民农事托管、家事托管和民事代办的“两托管一代办”服务模式,消除了流出人口的后顾之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