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美甲不如持“信”美甲
2015年09月2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人社部下发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美甲师职业资格考试鉴定活动并停止发放职业资格证书。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美甲师职业资格证在业内并不被认可,甚至考试的内容,在现实工作中并不常用。(详见《齐鲁晚报》22日A03版)
从现实中看,取消美甲证是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拿个美甲证,培训费动辄上千元,学的东西到头来派不上用场,不能与就业考核挂钩,岂不是摆设?美甲人员的技能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消费者自然有评判标准,政府不宜管得过宽。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尊重市场规律,不干扰市场。让市场去优胜劣汰,选择出质优价廉的美甲店;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市场和监管行业发展。也就是说,取消美甲证之后,并非代表相关部门“大撒把”,放任了之,或自由落体,而应以此为服务转型与升级的契机。取消美甲证之后,无论是行业监管、消费者维权方面,相关部门的任务应该说更重了。美甲证取消,对行业自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一次取消不等于“彻底革命”。据一项调查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到今天,我国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多达1000多种。不难看出,改革任务之艰巨。
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改革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中梗阻”,即深层的利益关系。比如,市场上出现的“该放不放”、“该管不管”,存在的监管真空,以及“换马甲”现象。利益的藩篱很难一下子打通,这势必制约发展动力,影响市民的获得感。应以取消美甲证为契机,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并逐步覆盖到其他领域,让这些领域释放出更大的活力与动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