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创新智慧 畅油气通道
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以高技术牵出地下油龙
2015年11月1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盐227井工厂大型压裂施工。
本报记者 宋贝贝 通讯员 魏涛 任厚毅 郑铎
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东营,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胜利油田坐落在这里。在这个以“胜利”命名的大油田上,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深藏地下的“油龙”牵出来,这支队伍被冠之以一个响亮的名字――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半个世纪以来,激情豪迈的胜利工程院人以新理论、新技术、新突破,支撑着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他们锐意进取,仗剑破壁,让沉睡地下的“油龙”突破黑暗,跨越障碍,突破亿万年的重压,呼啸而出,滚滚流淌。
50年探索与攻关 形成12大采油工程技术系列
1961年4月在华8井,一股黑色油龙喷薄而出,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同时拉开了环渤海湾地区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的序幕。
“一个摔碎的盘子,又被人踢了一脚。”这就是胜利油田地下状况的真实写照。每发现一个油田,每探明一块储量,就意味着胜利工程院人要殚精竭虑、与时俱进地开发与之适应的采油工程配套技术。在囊括了世界三分之二油藏类型的“石油地质大观园”里,胜利工程院历经了创业发展、配套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几个时期。
上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油田,可谓是“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地里不打粮,冬天鸟兽饿断肠”。原采油工艺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震泽回忆:当时生活条件比较差,不管是交通也好,住的也好,都非常艰苦,但条件简陋,更激发出他们创业的激情。他们住地窝子、啃凉馒头、喝苦碱水,转战河口、临盘、孤岛等油区,进行研究攻关形成了周期短、推广易、见效快的单井分采、固定配水分注、滤砂管防砂和地下合成防砂、稠油乳化降粘、堵水、压裂酸化等单项工艺技术。
正是靠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劲头,经过14年艰苦拼搏,到1978年胜利油田累计找到46个油气田,1980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759万吨,跃居为全国第二大油田。
1981至1993年这一期间,胜利油田高速上产,相继投产36个油田,采油工艺技术开始从单项走向配套,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自此由胜利工程院自主研发的链条抽油机,不仅高效地应用于胜利油田稠油、特稠油等油藏的开采和全国最大的丛式井组—河50井组,还推广应用到全国10多家油田。
90年代中期,胜利油田进入“三高”阶段,综合含水已达到90%以上,稳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为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胜利工程院开展了三次采油技术的科研攻关,进行了注交联聚合物驱油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特高含水期老油田“青春长驻”。
进入21世纪,胜利工程院开国际之先河,成功开辟了一系列稠油开发技术新通道,一举破解稠油之难,把胜利油田“难动用储量”转变为“可动用储量”。2011年,胜利油田隆重召开“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表彰大会,胜利工程院研发的稠油配套开采技术荣获“胜利十大配套技术”殊荣。
经过50年的探索与攻关,胜利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从前身1965年11月诞生的新技术研究大队,发展成目前拥有13个专业研究所(中心)的科技攻关主体,形成了国内领先的12大采油工程技术系列。
在每一项成果的背后都凝结着胜利工程院人无穷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铸就了胜利油田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座高峰。历史证明,胜利工程院为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功不可没。
院厂结合 促进科研与生产无缝对接
“百年创新,百年胜利”是胜利油田一盘百年大棋,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承担起使命,争当优秀棋手。“院厂结合”的理念在此时顺势而生。
“院厂结合”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开始固定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胜利工程院副总工程师、采机所所长张雷介绍,由他们牵头联系各采油厂、油公司等,搜集开发中存在的各种难题,然后由院领导牵头各研究单位与各开发单位结成对子,通过现场对接、专题讨论、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破解油田开发难题,最终实现双赢。
油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花开满油田、水井专项治理开出保健“良方”……仅四年时间,胜利工程院形成完善并独具特色的院厂结合长效机制,与油田16家开发单位深入结合3526次,落实问题477项,其中395项已解决或正在解决。累计完成采油工艺设计10644井次,现场技术服务6786井次,编制采油工程方案167个,制定技术规范177项。
院厂结合等助推了科研攻关的进度,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胜利工程院独占鳌头,形成了系列解决油田开发难题的“杀手锏”,以及先进配套、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战技术”。胜利工程院当之无愧成为油田开发建设中独挡一面的铁军。
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如胜利工程院院长郭雄华所说,工程院要创建国际的、开放的、一流的石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必须建立在油田持续稳定发展基础上,把石油工程技术应用到极致,为油田开发提供强力支撑,这对工程院来说,既是立足点,又是归宿,更是使命。
塑造名牌队伍
打造品牌人才
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说:“欲打造名牌产品,必须先塑造名牌员工”。纵观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50余年的发展,工程院品牌的锻造和延伸背后是一支政治坚定、技术过硬、作风顽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人才队伍。
从建院之初的20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700多人,胜利工程院以“塑造名牌队伍,打造品牌人才”为目标,恪守“人才为本,创新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探索实行了一系列激励约束制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人才在工程院落地生根。
人才的能力不断提升才能源源不断的为创新发展提供动力,为此,工程院实行“智力充电”工程,为人才提升能力搭建平台。与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合作,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压裂酸化”、“微生物采油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调剖堵水联合实验室”,开辟了科研骨干硕博攻读等学历教育,完善高层次人才的队伍结构。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讲诚信、善协作”是胜利工程院的大人才观,多项政策让职工们在这里实现了自身价值。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汪卫东是油田高级专家,他和同事们掌握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已与国外先进技术并驾齐驱,汪卫东也成为我国石油微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2014年12月30日,采油工艺研究院正式更名为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已经在采油工艺研发领域取得骄人业绩的胜利工程院人,开始从“采油新技术的摇篮”这一角色华丽转身。“科技兴油”这个50年前在荒原上种下的理想,如今清晰可见。经过50年的文化积淀,胜利工程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文化,也造就了工程院人敢打硬仗、能打硬仗,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品格。
面对低油价、新常态,胜利工程院人更加坚定“以高科技战胜高难度,为油田开发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信念,大力推进低成本战略,努力攻关一批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节能降耗等核心技术、专有技术,瞄准“创建国际的、开放的、一流的石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这一愿景目标,奋勇前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