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教育科研 成就教师梦想
——章丘五中第四届教师素质大赛纪实
2016年1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章丘五中校长李永东在颁奖大会发表讲话。
  章丘五中第四届教师素质大赛颁奖现场。
  文科组一等奖李幸代表获奖教师发言。
  理科组一等奖杜凤艳代表获奖教师发言。
  获奖教师相互整理胸前红花。
  正在讲课的宋爱文老师。
     12月16日,章丘五中第四届教师素质大赛落下帷幕。据了解,该大赛历时近两个月,设有级部学科组组织预选赛、教研组组织初赛、学校组织决赛三个阶段,最终全校33名一线教师获奖。此次大赛不仅是该校全面落实2016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之一,也是该校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校跨越式提升的写照。

  文/片 本报记者 石剑芳
通讯员 胡亮 张雪梅    
一场教师素质提升的
思想盛会

  “教师素质大赛不是表演,而是我们日常教学的一个缩影。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想在教师素质大赛这样的赛事中取得好成绩,还是要把功夫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日常教学搞好了,参赛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赛前的精心准备和细致打磨,就会内化为充分的自信,外化为赛场上的精彩表现。”章丘五中教师宋爱文参赛后感慨地说道。
  据了解,从十月中旬开始到十二月上旬该比赛历时近两个月,先后由级部学科组组织预选赛、教研组组织初赛、学校组织决赛共三个阶段组成。在最后决赛阶段,由学校组织评委会对参赛教师的导学案、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反思进行分析评价、公平打分,最终评选出33位获奖教师。
  评委会成员认为,此次教师素质大赛不仅是教师之间的一次综合教学素质的大比武,也是各级部对以“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形成的“SCE项目教学系统”高效教学策略应用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次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策略研究成果的碰撞与交流。这次大赛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实践平台,更让老师们在比赛过程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每一位获奖教师的成功,不仅肯定了教师个人在日常教学研究中付出的努力和坚持,也包含了站在选手背后的学科组的团体力量和集体智慧,是对该校“和实”文化和办学思想的一次具体阐释。
  多年以来,该校一直坚持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努力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以学为主,最终目的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个创新教学系统的
探索与实践

  章丘五中始终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课堂、课题、课程”的核心,形成具有鲜明五中特色的“SCE项目教学系统”研究成果,引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提升。
  据了解,自1999年至今,章丘五中提出了“先学一家,融汇百家,发展创新,自成一家”的教科研指导思想,经过了思想引领、理论提升、课题带动、课堂提效、课程构建、策略跟进、品牌形成等过程,以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为理论基础,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创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通过“共享式备课”“建构式学堂”“嵌入式评价”,规范集体备课,整合课程资源,深化课堂教学,逐渐完善单元评价,力争实现以评促学,最终创新建立了全程高效教学的教学系统——“SCE项目教学系统”。为深化“SCE项目教学系统”的研究,推广、落实研究成果,2015年2月该学校成立高效教学研究中心和课程开发中心,不断优化导学案、导教案的编写与使用,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终让学生受益。
一种文化与教学交融的
深刻变革

  “闫福英老师通过动画比较形象地演示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张玉霞老师通过愤怒的小鸟动漫的播放,巧妙地引入了抛物线等,这些情景的创设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评委会从细节入手多方面点评此次教师素质大赛中教师们的提升和不足。
  在此次大赛中,教师们的教学素养逐渐提升。开始应用布鲁姆的认知结构二维框架出示学习目标;对前置补偿的理解和应用更加到位和有效;学习活动的组织更加灵活实效,学习氛围的营造技巧更加新颖和多样;导教案质量有了普遍提升,导学案上的内容设计安排更加合理,详略得当。这些方面都是参赛教师的教学技能方面提高的佐证。
  高二六班王颂钰说:“讲到时光易逝的时候,语文老师就给我们播放了《匆匆那年》这首歌,以此来教育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平时老师给我们上课还经常利用诗词、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微课等元素,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提高我们上课的积极性。这样丰富有趣的课有哪个学生不爱上呢?”
  “和实”文化,是章丘五中在30多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该校把“和实”文化跟常规教学结合在一起,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在改革创新这条路上该校取得了明显成效。所谓的“和”,是指和睦、和谐、和衷共济、和而不同;所谓的“实”,则指实在、实干、实事求是。“和实”文化是指全体教职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五中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之总和。
  该校校长李永东表示,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习、实践、研究、反思,把学校‘和实’文化跟教科研与新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基于实践,最终形成具有五中特色高效生态教学模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一项项用努力
“搏”来的荣誉

  在今年齐鲁好教育联盟组织的各学科同课异构比赛活动中,该校参赛教师取得了三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章丘市第一届高中教师教学能力素质大赛中,有24名教师获得个人一等奖,团体总分第一名;2013年6月学校课题《章丘五中“导学一体 主体探究”有效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结题并获得广泛推广;2006年在济南市第一届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中获得济南市团体总分第二名;多人获得省级教学能手及优质课一等奖;25人获得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7人获得济南市素质大赛一等奖;41人获得章丘市优质课一等奖;32人获得章丘市素质大赛一等奖。其中,33人被评为章丘市教学能手,23人被评为章丘市骨干教师。学校被授予全国优秀教科研基地,被多所211、985重点大学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称号。
  一个个奖项无不在诠释着章丘五中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在提升。就像该次大赛评委韩继明在总结教师素质大赛中说的,“此次教师素质大赛是一次全校青年教师业务大检验,作为参赛老师来说,每参加一次大赛就会上升一个台阶。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全组其他老师都毫不保留地提出很多的建议,而这些实实在在的意见会让这节课变得合理而高效,这对参赛老师业务能力会有一个大的推进。只有这种教学经验的交流,才能提升老师们的‘真本事’,真正把教师素质提升上去,‘腹有诗书’才会在各项大赛中稳操胜券。” 
  李永东告诉记者,“再多的理论不付诸实践,都是空话。我们五中一直坚持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以学为主,最终目的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要做到不仅在理论上先人一步,更在实践教学中让创新教育更上一层楼。” 李永东还表示,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该校将不断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以课题立项为总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