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命是医生从土里扒出来的
济医附院多科室联动克难,成功救治55岁极重再障贫血患者
2017年04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葛出院了,医护人员都来送他。
     经过长达95天的治疗后,55岁的老葛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手术,出院回家康复。消化道出血、房颤、脓毒血症、急性肾衰、意识障碍、急性胆囊炎……95天里,他九死一生。医护加班加点抢救、输血科紧急调拨“续命”、年三十坚持守护,生命就是这样,在许多人与酬劳无关的工作中,保留下来。
  本报通讯员 张勇 马澍旸 张敏 孙何
记者 李倩 康宇
  老葛成功出移植舱,和医护人员合影。
  无论如何得救
为了他就得拼一把

  2016年12月5日老葛来到济医附院时,已持续发烧数天、全身出血、血小板只剩3,被诊断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这种病,唯一的办法是移植。来附院之前其实老葛已经辗转几家大医院,但是由于病情极其危重,又有房颤、疱疹等等多种并发症,55岁的年龄对于移植来讲已是上限,医生们都认为移植成功率几乎为零。
  “做移植这么多年,真是太清楚老葛面临的是什么了,救,就有一丝希望,不救,还有一两个月的活头。”老葛住院后,血液科主任张颢为他做了全面的评估,并把报告带去移植研讨会,希望能得到一些建议,但是结论依然是无可医治。
  张颢跟老葛及家人说明了移植的风险和难度以及移植所需要的高昂的费用,他的女儿很坚定,表示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救父亲。“其实我当时也有一种感觉,老葛能活,我得救他。”女儿坚持救父亲的迫切愿望,再加上多年从医积累的经验,张颢终于下定决心,帮老葛做移植。纵然周围的声音都是“救不活”,他还是决心拼一次!
  跟随他多年的医生护士心里都清楚,这样的决定在意料之中,张颢再难也从不说放弃,这种坚定不仅让病人放心,也让整个团队充满了战胜恶疾的决心与勇气。
靠输血“续命”
病危下了好几回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这是采访医生时,医生谈到这次治疗说的第一句话。
  老葛的妹妹HLA配型全相合,并同意捐献骨髓。经过全院讨论后决定给老葛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然而,在预处理的第三天,老葛便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并发症——消化道大出血。
  老葛便血不止,输进去的血还没有流出来的多,只能不断的靠输血“续命”。必须争分夺秒的找到出血点!张颢请胃镜室孙富强副主任给病人做一个床边无创胃肠镜。当胃肠镜进入老葛的肠道,展现在显示器里的画面让在场的人都倒抽一口凉气,几十米长的肠道里面,大片大片的积血……然而,从胃一直排查到十二指肠,没有找到任何出血点。
  该怎么办?接下来该怎么走?这才移植刚刚开始,就出现如此凶险的情况,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遭受了重挫,无比沮丧。唯有张颢不放弃,当机立断,“继续找!做介入!”介入科的主任乔元岗接到电话,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就开始给老葛做检查,就这么站在手术台上,两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
  抢救过程艰难,病危通知单都下了好几回。好在天亮时分,老葛终于止住了血。而熬了一整夜的张颢却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沉沉的睡去……
命悬生死一线
七天七夜守护患者

  死神并不会给大家休整的时间,紧接着到来的是老葛频发的房颤。
  一天深夜,老葛的心率从60多一下飙到200多,张颢接到科室电话立刻从家里赶过来。夜间医院的后门侧门都是上锁的,但在这要命的节骨眼上,张颢顾不上再绕到敞开的东门,身材并不高大的他索性攀上医院的外侧大门,翻门而入,直奔移植仓。同时打电话给心内科主任李清贤,已经60多岁的李主任,接到电话后立刻一路跑着直奔血液科。
  经过一夜的抢救,老葛的情况终于趋于稳定。这时张颢才发现,自己的膝盖一片血肉模糊,原来是刚才翻墙时摔伤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让每位医护人员时刻准备着与死神赛跑。而老葛就像导演一样,每天都会给大家上演不一样的剧情,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过通过努力和精心的治疗及护理,一系列并发症都逐渐消失了。为了老葛的治疗,很多医护人员都一个星期不回家,守着移植仓,密切观察。最危急的时候,张颢七天七夜守护在患者身边……
“种子”终于“发芽”
整个科室都沸腾了

  “等待的过程是极度煎熬的,每天都给老葛进行检查,就迟迟不见他的状态有变化。”张灏说,常规来讲,植入的细胞会在12-16天长出。但令大家都倍感煎熬的是,植入老葛体内的细胞迟迟不见“生根发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第22天,成功移植到老葛体内的“种子”终于“生根发芽”了,老葛血象基本恢复正常,无排斥反应。
  这天医院的血液科简直比过年还热闹,这是一个起死回生的奇迹!医生护士奔走相告、争相跟出舱的老葛合影。张颢更是难得的舒展了紧缩的眉头。当时曾参加老葛病例讨论的一些省内顶尖的血液科专家们听说成功治疗的消息后,都竖起大拇指称赞,说“这个病人就是你们从土里扒出来的!”
  老葛要出院了,责任医生张晶晶特地换了班,想送送老葛。这95天的相处,因为生命的依托,彼此像是成了生死之交。出院是期盼已久的大喜事,离别却仍让人有些伤感。张晶晶摸摸老葛的光头,开玩笑说,记得减肥啊,你这个体重不行,超标了!大家都笑了。张晶晶说:“这是大家的葛宝宝,我们都这么叫他,因为他在治疗的过程中太坚强了,多痛苦都忍着不喊不叫,还开玩笑说‘宝宝不哭,宝宝加油!’”说着她又笑了,但是弯弯的眼角都是闪闪的眼泪。
多科室联动克难
患者感动亲送锦旗

  “嗯,不知道怎么感谢大家,只能送个锦旗表达了,一个科一个科去,我必须亲自把锦旗送到他们手中!”3月9日早上,即将出院的老葛穿戴整齐,戴着口罩,坐在轮椅上,颤抖的手把锦旗卷好,紧紧抱在怀里。
  血液科、心内科、心内ICU、重症ICU、输血科……每到一个科室,找到科主任,老葛总要从轮椅上颤颤巍巍站起身,恭恭敬敬地把锦旗双手奉上。每一个科室的医生护士见了老葛都像见了老熟人一样亲切,无不感慨这生命的奇迹。
  在这95天里,最凶险的消化道出血,胃镜室、介入治疗室主任亲自出马帮助排查出血点;频发房颤时心内一科主任二话不说跑来协助治疗,一位心内科医生更是在春节守在血液科病人床前一整夜监视心脏情况;包括病人出现肾衰,肾内科的协助;还有血液病治疗最依赖的输血科,全力保障老葛的供血,血库供应不上时就让自己的员工来献血……
  “为了救活一个病人,医院可以积极调动全院的力量,而且是及时有效的调动一切力量,共同去把困难一个一个的攻克。”从未见过张颢如此动容,“救活他,这不是一个血液科能办到的,是所有科室共同努力的结果。”
  老葛出院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他将完全康复。移植最能体现一个医院的综合实力,因为移植中随时可能出现各个系统的并发症,从头到脚、任何器官、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只有当一所医院的各个学科都均衡的达到一个很高水平,并且各个科室之间的协作无障碍、无延迟、无推诿,才能够聚集一切力量,攻克一切恶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