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产业、搭平台、引人才……
高新区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8年0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博文

  济宁高新区作为全市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设创新载体和平台、聚集各类高端创新人才等方面持续发力,使高新区科技工作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高新技术产业
实现了快速发展

  走进位于济宁高新区的鲁抗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区,车间内新上的3条铝塑泡罩包装机自动装盒机联线正在有条不紊的运行着。从去年9月份投入使用以来,不仅新车间的生产线实现了高标准的智能化,其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过去一年里,鲁抗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一期项目已陆续投入使用,二期项目也在积极推进。新的产业园全面投入使用后,将形成更加智能化、高效的生产体系,为高新区生物医药发展和济宁市生物医药产业起到促进和引领作用。
  而鲁抗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区的投入使用,只是济宁高新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过去的一年,济宁高新区一直在积极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优势知识产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协调落实相关政策,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显著,济宁高新区共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5.45%,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46%,均居全市第一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目前,高新区正着力培育“双高一密”科技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并建立“双高一密”高科技企业池,个性化服务,阶梯式培养,以努力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大幅度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能级跃升。
建设平台促创新
培育新型研发机构

  去年9月29日,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一记洪亮的锣声响起,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辰欣药业正式登陆A股市场,标志着医药产业已成为济宁高新区又一张靓丽的产业名片。
  辰欣药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用于科技研发投入,致力于自主研发、生产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的药品。可以说,辰欣药业的成功上市,是企业多年坚持不懈走科技创新之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是高新区培育平台型科技领军企业、推动创新发展的一个范例。
  好的平台是创新的坚强后盾。为此,高新区研究出台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对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目标、运行评估、经费管理等作出详细规定。按照“有团队、有人员、有实体、有经营”的思路,形成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辐射性较强、公共服务特点明显、发展空间较大的公共平台服务体系,有力提升了“研发—孵化—成果产业化”全链条的平台服务能力。
  2017年,高新区共获批国家级优秀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品牌国际合作基地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优秀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至此,高新区已建成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平台310多家。其中,国家级39家,省级89家。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3家,均列全市第一位。
  当前,高新区正着眼于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载体、搭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五链融合,培育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产学研联盟建设,培育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集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科技孵化、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以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
探索改革新机遇
聚集人才添动力

  去年12月份,北大环保产业基地院士工作站签约仪式在济宁高新区举行,此次北大环保产业基地院士工作站的签约落户,是山东省首个在环境方面设立的院士工作站,不仅对助力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推进产、学、研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对引进、聚集高层次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样是在去年12月份,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助力济宁高新区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现场对接交流活动也成功举行。现场共与32名专家、博士达成合作意向42份,其中签订合作协议23份,合作领域涵盖工程机械、新材料、信息、生物医药和其他相关产业。
  过去的一年里,济宁高新区紧紧抓住获批山东省人才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进行了大量探索,持续优化引才、育才、留才环境。在2017年共有3名高层次人才进入国家“千人计划”最终答辩;5人成功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目前,济宁高新区正以更为开放的视野、更为广阔的平台、更为灵活的机制,加快聚集各类高端创新人才。以全面提高区域人才竞争力为核心,形成富有活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和人才工作特色品牌。
  接下来,济宁高新区还将重点引进海外人才、留学回国人员以及高层次人才,新增就业人数1000人以上。通过引进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发展中心。实体运行辖区内孵化器、创业园区、众创空间、专业研发平台等科技人才平台,打造资源配置中心。规划建设人才实训基地,引入电商学院、全国空乘、3D打印实训中心等机构,形成人才储备中心。深入推进人才工程“补转股、股转奖”改革,开展技能人才“以赛代评”试点,推进大学园与名校合作,形成大学园品牌效应,为高新区聚集人才助力。
  高新区各类平台支撑创新发展。 本报通讯员 臧盛博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