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代的游戏—打尜
2018年1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曲征

  童年时代的游戏很多,现在说一说“打尜”。
  打尜这种游戏,在我的童年时代曾风行一时,如今早已绝迹。
  尜,也叫尜尜,其形状正如“尜”这个字一样,两头小,中间大,是一种男孩子爱玩的游戏物件。其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在直径三四厘米的杨木棍儿上取下约10厘米长的一小段,找出它的中间位置,然后从中间开始,用刀分别向两端砍削,使其两端都呈尖状,做成中间粗而愈向两端愈细的形状就可以了。做完尜,顺手砍出个几十厘米长的木棍儿(也叫“尜棍儿”),就可以游戏了。
  游戏人数不限,两个人就可以。倘若人多,也可以分成甲乙两队,只要两队人数相等就行。先在地上画一个直径约1米半的圆圈儿,圆圈儿前面画一条直线,甲队的第一个队员站在圆圈儿与直线之间(不能跨出直线),左手抛尜,右手用尜棍儿将尜击出,尜落地后,由乙队队员在落地处将尜向着圆圈儿掷来。若尜落入圆圈儿内,则甲队的这名队员成绩为零,被淘汰,甲队的另一名队员再上场击尜;若尜被乙队掷到圆圈儿之外,那么甲队的该名队员就用尜棍儿击打尜的尖端部位,尜一弹起,就立即将尜击向远处。
  一般击打三次。当尜棍儿第一次敲击尜的尖端部位,尜被弹起,择机用尜棍儿将尜击出的时候,口里念叨着“打靶一”,第二次的时候,口里念叨着“打靶二”,第三次的时候,口里念叨着“打靶三”。倘若尜棍儿没有击准地上的尜尜,尜未弹起,或者尜被弹起,但是尜棍儿没有击中弹起的尜,那么都被算作是一次机会,三次机会用完,击打出去的尜与起始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就是该队员的成绩。最后,所有队员的成绩之和,就是该队的总成绩。总成绩高的一方获胜。
  队员击打三次之后,该队员可以估计并报出自己的成绩,叫做“叫丈”,对方若有质疑,就必须用尜棍儿来丈量,十尜棍儿为“一丈”,倘若报出的距离多于实际测量的距离,就视为欺诈,叫做“憋死”,成绩为零。如果队员不愿预估成绩,也可以不“叫丈”,而直接用尜棍儿测量。
  游戏中常常出现争吵,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争吵的原因主要是质疑测量时有没有直线测量或者尜棍儿有没有摆平位置,是否出现了不公现象。而这种质疑与争吵,使“规则意识”“公正法则”等等理念,不知不觉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童年时代,打尜的时间,一般选在冬天。冬天属于农闲时期,麦场也空闲下来,正好在麦场里大展身手。麦场平整、宽阔,视野好,也便于测量长度,所以麦场是打尜的好去处。不过,在古代,打尜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春天。记载明末北京市井风情的《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云:“二月二日曰龙抬头……小儿以木二寸,制如枣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柭柭。……其谣云: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发芽儿,打柭儿。”柭[bā],意思是木棒,打柭儿,就是现在的打尜游戏。清朝的《帝京岁时纪胜》“正月”一节也说:“京师小儿语: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螺;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杨柳发芽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打尜游戏,说明古代人喜欢春天打尜。
  网上搜索发现,打尜这一游戏,过去各地都曾盛行,只是叫法与游戏规则略有不同。开封话叫打苏,东北、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叫打尜,宁夏叫打梭儿。尜棍儿,有的地方叫尜棒儿,有的地方叫尜板儿。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学习压力增大、电子产品游戏的泛滥以及打尜游戏具有一定危险性(击尜时一不小心就击到人身上,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等等,打尜这一游戏在各地基本上已经见不到踪迹了。打尜,已经成为远去的风景,成为永久的记忆。
  (作者为济南市长清第五初级中学教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