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精细管理绣“颜值”
2018年1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通讯员 费小珍     

  自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及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开展以来,莒县长岭镇科学谋划、抢抓机遇、大干快干,从城市管理精细化入手,持续提升城镇功能品质,依据《日照市C类考核项目内容及分值标准》、《莒县城镇管理综合考核办法(试行)》,对城镇容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政设施建设养护、绿化建设养护、农贸市场治理、违法建设治理、环境保护、城管执法、网格化街长制实施情况等十大方面进行全方位整改提升。

  加强领导 压实责任
  把城市管理工作列为当前重点工作,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副科级以上干部任副组长,城镇建设、国土、综合执法、市场管理、交通管理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镇、部门、村三级共管模式,划分4个网格,每个网格由班子成员任网格长、副科级以上干部任副网格长,配备了7个街长,把全体机关干部、网格内镇直部门全体成员,驻地村、社区两委干部、保洁人员、志愿者协会成员按分工全部纳入各个网格内,每个网格建立了40人以上的管理队伍,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调作战、合力攻坚,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格局,确保每一块区域、每一件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科学规划 改貌提升
  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的意识,加强城镇发展战略研究,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围绕长岭地域环境、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等特色“基因”,打造独具一格的“新中式”建设风貌,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以镇卫生院、供电所、农商行、地税分局、供销超市五处地标性建筑风貌改造为开端,全面推开沿街150余户沿街楼风貌改造。目前,镇驻地沿街楼风貌改造已基本完成,共改造外立面、喷涂真实漆30000余平米,风貌造型2000余平米。同时,配套完善景观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确保建筑既整齐有序,又富美感,全面提升长岭镇驻地建设的档次和品味,力争打造特色鲜明,面貌整洁,风格别致的古典小镇风貌。
把脉会诊 突出关键
  积极对照城市管理考核细则,认真梳理、逐条拆分,查摆出150条长岭镇城市管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重点提升部分,邀请县住建局城建科、翰森园林公司、碧海设计院等单位技术工程人员到该镇现场会诊,提出整改提升建议,对绿化美化、管网建设、人行道装铺等制定了初步整改提升方案。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补齐基础建设短板。计划总投资1600余万元,全部用于镇驻地改造提升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其中,主要道路方面:投资100余万元,铺设排水管网、自来水管网,实现三线下地;投资150余万元,完成11300平方米的辅道铺装;投资100余万元,修建4000平方米透水人行道;投资150余万元,改造提升镇驻地风貌。目前,已完成225省道两侧排水沟清理垃圾2040方,整线2400米,更换路沿石3000米,铺装人行步道4000平方,沿街铺装11300平方米,硬化地面3000平米,铺设完成“弱电”地下管线2500米,外立面改造已基本完成。另一方面,重新设计修整绿化带,提升绿化品味档次。投资200余万元,打造225省道、文化路、平安大街、沿河两侧绿化带,改换大理石路沿共2517平方米,栽植紫玉兰300棵、银杏树90棵,栽植鸢尾70000棵,红叶石楠20000棵,小龙柏23000棵,小叶女贞20000棵,竹子5000株,补植其他苗木20000棵,实现绿化整齐划一。计划投资800万元,积极争取建设污水处理厂。
把握机遇 迅速行动
  精细管理落实“网格化”。从城市管理考核入手,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深入推进“网格化”“街长制”等管理机制,坚持每天巡查,建立巡查台账,逐条整改落实,做到重心下沉、权限下沉、执法下沉,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规范沿街商铺“门前三包”。制定并下发《关于镇驻地综合整治的通告》,进一步明确了“三严禁”、“三严格”,并召开全镇沿街商铺业主创城动员会议,镇驻地内沿街商铺业主全部与会并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镇驻地综合整治的通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文、《日照市C类考核项目内容及分值标准》等文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对镇驻地风貌改造工程及城市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动员部署。坚持私搭乱建“零容忍”。组织市场监管、交通、综合执法中队、村镇办、国土等部门联合执法,持续抓好“拆违治乱”,清理镇驻地“疮疤”,通过整治,共拆卸店面牌匾、户外广告牌350多块,粉刷墙面近3000平方米。整治片区卫生“脏乱差”。组织沿线属地村庄、保洁公司开展社区、村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垃圾死角、隐蔽障碍,确保整治行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尾巴”。
突出“精细” 不留“死角”
  城市精细化管理,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把地扫干净”,是百姓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期待,考验的是精益求精的功夫。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长岭镇将“扫路”变为“洗路”,通过不间断洒水冲洗、道路保洁作业,做到路面常湿见本色,实施精细化作业,逐步推进“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打造镇驻地内6条“见底色、无积灰、无油污”的示范路;同时,启动大规模道路综合提升工程,对6条道路的路面路牙、园林绿化、广告招牌、架空线缆等12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整治,对380多处门头广告统一设计改造,对300多户建筑外立面出新美化。曾经褪色的道路,正变身成最美的风景带动这座城。除此之外,开展“畅通行动”,按照“划定区域、分类停放、及时规整”的方法,实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专项整治,划定停放区500余处,搬离非机动车1000余辆,移除僵尸机动车80余辆。按照“一通二净三保持”对农贸市场进行专项整治,综合治理菜市场周边500米范围内停车场建设、广告拆除、外立面出新、摊群点建设等,驻地面貌焕然一新。
  城镇不只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马路房屋的机械累加,而是万千大事小情的相互交融、各种问题矛盾的交织错杂。管理城镇,既要打好集中治理的“攻坚战”,更要打好巩固成效的“持久战”。面对工作中的难题,长岭镇不推诿、不埋怨、不绕道、不回避,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找准突破口,提高执行力。下步工作中,将既重建设、更重管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继续加强问题整改,细化分解任务,整治“脏乱差”,扫除“蜘蛛网”,确保不留死角,坚决打赢创城攻坚战,把长岭打造的更有温度、更富魅力。


大排查 快整治 严执法 长岭镇安全生产“全覆盖”
  通讯员 宋欣卓 

  莒县长岭镇立足工作实际,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创新实施“三个三”工作法,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历年都被表彰为安全生产先进乡镇。
  做到“三个到位”,配强监管力量。机构设置到位,单独设置安监办,一名正科级干部兼任安监办主任,一名副科级干部任安监办副主任。人员配备到位。镇安监办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名,其中在编在岗人员3名,招聘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2名。与此同时,在全镇实施“网格化”管理,在全镇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监管网络。设备投入到位。配备了安全监察执法车1辆,摩尔烟花爆竹探测仪、办公电脑、执法电脑、便携式打印机、数码照相机、执法记录仪等办公、执法工具,满足了正常执法监察需要。
  编织“三个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实施“网格化”责任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各负其责”原则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一级网格1个(乡镇级),二级网格8个(社区8个),三级网格136个(其中企业网格87个、村级网格49个)。实行“双项”目标管理责任体系。镇党委、政府与镇内所有部门(站所)、社区(村)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站所、社区、村,并结合“网格化”职责实施监督;社区、村与各自辖区内的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承诺书,实行“一企一档”管理。深化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体系。镇党委、政府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诺书》,向镇政府承诺,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落实“两个体系”建设和责任保险制度等,承诺内容向社会公示。
  落实“三项制度”,加强隐患排查。实施“三查一改”工作制度,以安全生产“大快严”集中行动为抓手,每周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工作督查、每月底对事故隐患进行一次集中督促整改。落实安全生产约谈制度。根据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镇领导对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见谈话,约谈前先摸清企业安全隐患及问题底子,带着问题和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面对面约谈。约谈时将问题摆在台面上,由企业主要负责人逐一汇报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并据此制定整改方案,镇安监办跟踪督导调度,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直至隐患消除。强化督查考核制度,建立“一级督查一级”的工作机制,一级网格长对下级网格、二级网格长对网格员的工作落实情况,定期进行通报,并列入年终考核。年终考核不合格的网格员要及时做出处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