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助推人才培养升级
济宁医学院药学院教育教学、团队建设发展侧记
2018年1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团结、务实、继承、创新


■合力斩获多个奖项 技能大赛上师生显身手
  11月9日至11日,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医药生物技术技能大赛暨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大赛在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举行。来自全省15所高校19个二级学院组成的116个团队300余名师生以及日照市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大赛。
  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姜国胜介绍,本届大赛分设实验技能竞赛组、创新竞赛组和创业竞赛组。在为期两天的赛程中,参加实验技能竞赛的选手分别进行了笔试和3个相关学科实验项目操作的考核,98个创新创业团队分别以壁报和PPT汇报的形式进行了展示。这次大赛是历届大赛规模最大的一次,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战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济宁医学院药学院派出的参赛团队在大赛上表现抢眼。尹楠楠团队《温和滋润抗菌型手工皂的开发》项目获得创新创业竞赛组特等奖和最佳壁报奖,并有2个创新创业项目获一等奖,4个项目获二等奖,2个优秀壁报奖;刘亚南团队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多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济宁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崔文表示,这次大赛促进了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创新生物医药类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助推产学研不断升级
  可喜的比赛成绩,也是济宁医学院药学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产学研创新融合的一次检验。
  济宁医学院药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慧云博士介绍,近年来药学院把提升科研水平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不断增强科研实力,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创新。
  首先,注意发挥高学历教师相对集中的优势,积极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氛围、搭建平台。为青年教师配备科研导师,每学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药学论坛6—8期,药苑学术沙龙12—16期,科研成果数量和层次逐年递增。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30余项,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
  王慧云表示,培养人才既要“高精尖”,更要“接地气”。只有不断研究产业的新动向并主动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才能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高校的职责之一,更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按照“平台共建、设备共享、功能多样、管理开放”的原则,药学院与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共管校内外科研及实训基地,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近年来,药学院与辰欣药业共建了山东省出生缺陷协同创新中心、济宁高新区医药研发平台及制药工程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中心,与正大天晴药业、益康药业、辰欣药业等多家制药企业共同创建了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与日照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建药物研发与检测中心,合作共建了200m2的中药标本室,收集各类中药标本千余种。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正大天晴药业等共建产学研基地,与济宁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临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等开展紧密合作,拓宽校内外实训基地,扩大科学研究的规模与层次。
  2013年,与北京赛盟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书;2014年与日照华仁药业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2015年,以创新团队的形式与日照海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2016年,与北京大学药学院、日照高新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2017年,与山东荣信水产食品基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研发合作协议书;还分别与日照华美食品有限公司、济宁市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开发新产品;
  2018年,与杭州泰格集团、泰智育仁(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共建药学临床研究与应用方向。
  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订,给学院注入了活力和实力。校企、校地、校校多方合作协同育人,药学院形成了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建设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春风化雨育人才 奉献敬业铸团队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 给学生注入创新创业基因
  “培育人才最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并同时给学生们注入敢于创新创业的基因”济宁医学院药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慧云博士表示。
  药学院充分挖掘实践教学资源,立足学院实际,放眼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新开辟了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振东光明药物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先后选派近千名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学习。2018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药学院动员全院师生,从一捧土、一根苗开始,用心灌溉,辛勤耕耘,完成了药用植物园的建设工程,在国内首家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APGIV分类系统的原则和理念对药用植物进行设计种植,按照植物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构树,利用大树分支线条造型,集功能和美观于一体。
  该植物园的建成,不仅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实践实训基地,而且作为科普教育基地面向日照市中小学生及广大市民开放,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药学院坚持突出特色、以点带面,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药学院从改进课程体系、修订培养方案、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药学院《创新育人模式,培养高素质药学应用型人才》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实现了药学院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新突破。
  同时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用心培育,为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师资辅导和条件支持。自2013年以来,药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各项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0余项,其中,获得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4项,全国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2项,入选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创新学术论文1篇,获山东省各项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一二等奖等奖励30余项,有40余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学生一次性考研录取率平均达到近40%,年底就业率达到98%以上。这些成绩取得,也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最直接的表现。

  济宁医学院药学院是全省高校中较早成立的药学专业团队。该团队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博士31人,硕士28人,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级课堂教学比赛最佳授课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比赛二等奖2项,是一支由高学历、高职称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教学科研团队。
  团队成员谨记职责使命,瞄准“双一流”目标,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在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药学院先后获得“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十余项荣誉。
  团队主要负责人王慧云博士,目前担任药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济宁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是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药学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院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引导教师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楷模,教育学生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实干家。 
  同时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对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支撑,为突出学院学科优势,学院在中药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四大核心学科领域引进青年博士12人,培养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8人,选派3名青年博士教师分别进入加拿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知名企业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开展研究工作,选派9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药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风气正,干劲足,潜力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秀团队。药学院在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田径运动会上连续十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大学生合唱比赛中6次折桂,在歌咏比赛、辩论赛等项目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济宁医学院药学院团队将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再立新功、再谱新篇!
   (本报通讯员 张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