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键就有服务上门
3亿多民政数据整合,服务更完善
2018年1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玮 张如意  

  一个按键,就能等着服务“上门”
  在济南市和平北社区居住的老人王军,最近几年感受到生活有些不一样,家门口的日间照料中心升级了综合服务中心,除了打牌下棋,还有送餐、助浴、助洁服务。失能失智的老年人还能在中心里居住,有专门的护理员照顾。
  而作为高龄老人,王军还免费领到了一只“腕表”,衣食住行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通过手表上的按键,可以直接与服务平台对接获取。尤其是身体不舒服,可以随时按腕表上的按钮进行报警,平台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给予老人帮助。在社区有一位老人,由于失智不小心迷路了,通过手上佩戴的腕表GPRS定位,让家属顺利找到了老人。
  这是民政部门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购买的智能手表,通过手表可以与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一键对接,还有实时定位功能,防止老人走失或者发生意外。据了解,山东目前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4000余处、农村幸福院1.1万处,建设覆盖全省各县(市、区)的养老服务呼叫平台,只要老人有需求,一个电话就能解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山东民政工作也进一步转型升级,山东作为全国殡葬信息化建设五个试点省份之一,率先于2018年2月应用全国殡葬信息系统(包含公墓系统,该系统是在山东省殡葬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实现了殡葬全业务的网上实时办理;实现收养登记工作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2017年,省民政厅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设了全国民政系统领先、省直部门一流的大数据综合业务应用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山东民政各类业务数据源的清洗、整合,汇集了救助、社会组织、养老、殡葬、婚姻等3亿多条民政业务数据,建成了民政业务基础数据库,实现民政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的高度共享与交换。
  不是儿女,却为自己跑前跑后
  民政部门的职能,从基本民生、社区建设到社会服务全覆盖。
  在章丘龙山敬老院,83岁的潘德凤是院里的“名人”,她每天都转着找老人们聊天,敬老院经常能听到她的笑声,不熟悉她的人,很难想象出,她是一位“五保老人”。
  2002年,潘德凤的老伴去世了,那时的潘德凤已经卖了唯一的房子给老伴治病,无儿无女,自己又患有脉管炎,没有供养自己的能力,那时她不敢想自己以后的生活该咋办。
  而现在的她,住在龙山敬老院,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有人照顾着,还有很多同伴聊天解闷。前几天,她起床时不小心摔倒了,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赶忙背着她去了医院,跑前跑后,等出院回来,护理员们每天给她按摩,还专门给她做康复餐。“真的很谢谢,我没有孩子,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像孩子一样照顾我。”
  据了解,目前全省5.4万名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中,已有2.12万人实现了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39%。
  像潘德凤和王军一样的广大民众获得的满足感,是民政工作不断创新改革的成果。
年投入近12亿补贴残疾人
  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决定成立民政部,1979年12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民政局改称山东省民政厅。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民政部门的业务有增有减,机构不断完善、职能不断强化。如今,民政部门的业务有20多项。
  目前,全省在保城市低保对象17.6万人,全省各级年投入共计近12亿元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省共建成城市社区4451个,实现服务设施全覆盖,规划建设的1.16万个农村社区,已建成10661处,今年年底将实现全覆盖;全省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低保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救助项目,共投入福彩公益金1.05亿元,救治儿童4700多人,脑瘫康复基地康复6567人次。

  改革开放40年来,民生保障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近几年,很多人感到生活更“简单”了,结婚登记可以网上预约,老年人按一下手表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服务,登记社会组织最多跑一次、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查到收养、殡葬等信息……
  这是省民政厅信息化的工作成果,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让民众的生活更加便利。

  在龙山敬老院,护理员正在给潘德凤洗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