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调解化矛盾 促成现代“巷尺六”
单县两村民耕地纠纷多年,法官调解让双方握手言和
2017年09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单县9月21日讯(记者 崔如坤 通讯员 刘杰)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近日,这首“让墙诗”被单县人民法院法官改写成了:“头破血流只为地,乡里乡亲生嫌隙。法官奔波前后忙,再现今日六尺巷。”经过法官的不懈努力,单县李新庄镇因耕地界线纠纷结下深仇不相往来的两村民终于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原来,今年2月27日,单县李新庄镇村民陈某与邻居刘某因地界问题发生口角,刘某用手打在陈某左眼处,致使陈某住院治疗六天,单县公安局给予刘某行政拘留五日、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陈某出院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支付医疗费、误工费、生活补助费、护理费共计2809.84元。
  该案只是一起普通的人身伤害纠纷,但如果就案办案仓促下判,矛盾得不到真正化解,还可能进一步激化。接手案件后,法官第一时间赶到原、被告家中调查事实,并到当地派出所了解事实真相。
  经过调查,法官了解到,原、被告耕地相邻,两家都认为对方多占了自家耕地,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以致口角不断,后来发展到大打出手的地步。因为地界纠纷,两家虽为邻居,关系却势同水火,多年不相往来。2015年,被告妻子就曾因这一块地把原告妻子打伤而被起诉,之后两家矛盾升级,被告再次将原告打伤。法官意识到,如不彻底化解矛盾,两家关系势必进一步恶化,可能引发更大的伤害或损失。
  通过分析案情,法官决定首先调查清楚原始地界,从源头解决纠纷。日前,法官将原、被告双方和所在村的村干部约到一起,顶着烈日到田间地头现场勘查。在原、被告双方和村干部的见证下,将多年未厘清的地界进行了确认。随后,法官又苦口婆心分析利害,告诉双方不能因为小小的地界问题而影响到大家的感情,并把“六尺巷”的故事讲给双方,告诉他们乡里乡亲要互帮互助,共同致富。
  最终,经过法官的不懈努力,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并且表示各留出一步距离作为通道,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六尺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