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岗位引来一帮小年轻
居委会担心年轻人拿这里当“跳板”,其实社区工作没那么清闲
2012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社区工作者招聘现场,应聘者排队报名。 记者 王晏坤 摄
     □记者 李大鹏 王晏坤 报道
qlwbldp@vip.163.com

  本报12月18日讯 芝罘区公开招聘特勤中队协警、社区保安、安全生产协管员、法院及检察院辅助人员共108人,招聘社区工作者100名。18日是接受报名的第一天,截至当天下午4点半,近200人前来咨询和报名社区工作者岗位,成为现场最火岗位。
  18日,市区虽然风雪交加,但是前来“找工作”的市民热情不减,由于年龄要求,多数为20岁出头的年轻人。
  在社区工作者招聘现场,每位报名者领取一个号码,等待工作人员叫号。据招聘会工作人员于女士介绍,虽然只招录100名社区工作者,但18日一上午就有100多人前来应聘,应聘人员中女士占到八成,年龄一般在22岁到30岁之间。
  前来应聘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相比私营企业,感觉在社区工作会比较稳定。” 
  今年毕业于烟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小刘冒着风雪早早来到现场。作为为数不多的男士应聘者,小刘选择社区工作的原因也是想找一份离家近且相对稳定的工作。 
  采访中,多数年轻应聘者对社区工作了解不多,都是奔着工作轻松,且能在今后的升职考试中加分,甚至有人认为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很清闲,就是看看报纸喝喝茶。 
  “如果真是为了工作轻松来应聘社区工作者,就大错特错了。”在芝罘区某社区居委会工作多年的张女士说,其实社区工作不仅不轻松,而且还很繁琐,上到落实国家政策,下到调解居民矛盾,都是社区工作者的职责。
  张女士称,为方便平时开展工作,社区居委会还做过一项统计,发现由7到10人组成的居委会,平时要做九大项、上百类的基层工作,涉及社区党建、民政工作、卫生工作、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等,需要承受极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据介绍,目前芝罘区社区工作者年龄偏大,大多在35岁到40岁之间。得知本次应聘人员年轻人居多,张女士很期待,因为年轻人对电脑的运用更加练,工作效率会因此提升。同时她也担心这些年轻的社区工作者过于浮躁,因为待遇普通,工作杂,难以沉下心来为居民办事。 
  “社区工作本身不是为了挣钱,如果是为了通过基层工作锻炼自己,那居委会都欢迎,如果是为了当个跳板,那最好别浪费时间。”张女士说。
  据招聘会工作人员介绍,截至当天下午4点半,28岁以下的报名人数有140人左右,28岁以上的有40人左右。

社区保安岗位: 25个名额没报满 青黄不接让人忧
  18日,报社区保安岗位的人在20人左右,有5人报名合格。
  据了解,本次芝罘区招聘的社区保安名额为25名,年龄要求在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学历则要求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
  负责社区保安岗位招聘的工作人员周先生称,与大雪天气有关,应聘人员相对较少。
  前来应聘社区保安岗位的王先生称,他今年32岁,但因初中毕业,不符合学历限制条件。
  周先生称,虽然应聘人员不多,但考虑到社区保安需求的综合情况,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必须根据制定的条件审核。
  对社区保安工作,芝罘区某派出所社区治安大队的队长称,这个岗位属社会治安的最前线,直接面对市民和犯罪嫌疑人,虽待遇不优,但任务和责任很重。
  据该队长介绍,他2004年应聘进入派出所社区治安大队,起初月工资仅为450元,8年时间里工资涨至1400元,原先队里有40名社区保安,但现在只剩下20多人。
  “现在社区保安年龄普遍在40岁左右,有点担心后继无人。”该队长说。
  对于社区保安人员,这位队长认为必须有超强的责任心。
本报记者 李大鹏 王晏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