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有保障,零工才愿做“长工”
2015年0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个冬天不太冷,省城一些零工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活少人多钱难挣”,成了很多在瑟瑟寒风中等待的农民工的切身感受。不过纵使如此,一些打工者仍坚持,“宁等一天也不接长工”。
  宁做零工不做长工,看似是农民工的个人选择,背后却反映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缺乏。生产活动离不开人,劳动力市场权益保障的缺失,不仅影响就业和相关行业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市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零工市场较往年更加“不景气”肯定有自身原因,经济下行压力大、冬季建筑工地停工、农闲时节打工者增多等诸多因素都让农民工在寒风中“等待”时间一再延长。但是农民工不愿打“长工”,却再一次暴露了目前我国用工制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按照常理来说,打“长工”不用每天在寒风中等待,工作稳定,总工资也高,应该是农民工的首选才对,然而很多农民工宁愿打牌消磨时间,也不愿去打“长工”,“趋利避害”背后,也说明了“长工”不易打、不好打。
  现实生活中,虽然针对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条文不少,但是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农民工因安全措施不到位从高处坠下、农民工讨薪难的报道。在老板跑路、讨薪被打等等现实面前,一些农民工热衷于打短工、拿现钱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农民热衷于打短工也与自身缺乏技术有一定的关系。据济南人力资源市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虽然零工难找工作,整个市场依然缺少技术工人,招人的企业大多对学历和技能有要求。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离劳动力市场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可以预计,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红利的消失,技术工人的短缺仍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面临的问题。而要想不断满足技术职位缺口,就需要对现有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上技术工人的“供不应求”也应该成为相关改革的动力。
  “零工寒流”只是暂时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打“长工”终将成为常态。当前情势下,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直面劳动力市场的各项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做好信息公开和市场服务工作,企业也应该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带给农民工更多的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农民工愿意打“长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