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信使”亲临指导
何振梁的岛城奥帆情缘
2015年0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敬莘陪同何振梁(右)参观青岛奥帆中心媒体大厅。
  何振梁携夫人梁丽娟乘坐“青岛”号大帆船出海游览浮山湾。
     当闻听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原国家体委副主任何振梁逝世的消息,曾经担任过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席、青岛奥帆委主席助理的陈敬莘深感震惊和悲痛。由于工作原因,陈敬莘与何老相识几十年,在青岛奥帆赛申办阶段更是接触密切。尤其在青岛申办2008年奥帆赛最关键的时刻,何振梁以“信使”身份,将国际帆联主席亨得森希望将奥帆赛安排在青岛的信函转交给了当时北京奥申委主要负责人,由此青岛申办成功。陈敬莘坦言:青岛能够成功获得奥帆赛的举办权,包括后来的奥帆中心建设,何振梁功不可没!
□陈敬刚           
    为青岛申办奥帆赛担当“信使”
  随着陈敬莘记忆闸门的开启,时光回到了十多年前:随着1998年国家申奥的提出,青岛市确定要申办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并开始了一系列的申办准备。但是青岛的申奥之路并不顺利,因为青岛有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秦皇岛。秦皇岛距离主会场北京更近,最大优势在于他们曾成功举办1990年北京亚运会帆船比赛,当时不少奥申委官员主张把奥帆比赛放在秦皇岛举行。1999年6月28日,北京奥申委关于2008年奥运会28个竞赛项目的分布图上出现了“帆船项目设在秦皇岛举行”的字样。青岛在奥帆的申办工作中已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就在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1999年10月,分管体育工作的时任青岛市副市长臧爱民得到消息,当时的国际帆联主席保尔·亨得森先生即将前往海南三亚参加一个活动。如果能够得到国际帆联的支持,那么青岛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可能会反败为胜。臧爱民当即决定马上向亨得森主席发出邀请。10月18日,亨得森应青岛市政府之邀首次来到青岛。亨得森被青岛的美丽风光深深吸引,当他站在青岛国税局大楼楼顶上俯瞰准备作为帆船中心和比赛场地的浮山湾时,禁不住发出赞叹:“青岛是我所见过的亚洲最美丽的城市,它完全具备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条件,并将成为亚洲最好的海上赛场。”离开青岛后,亨得森给当时的两位国际奥委会中国籍委员何振梁和吕圣荣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在信中对青岛的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不吝赞美之词,其中提到:“如果国际奥委会征求单项协会意见的话,我只同意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并希望两位委员能帮助青岛成为北京的申奥伙伴。”
  几天之后,在北京奥申委的一次高层领导会议上,何振梁当众宣读了亨得森的来信。与此同时,青岛方面也向北京奥申委及国际帆联上报了超过10万字的文字材料和60余幅图片,内容涉及城市环境、赛场位置、奥运分村、观众区域及气象、通讯、交通、接待、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等各个方面。由于组织得力、工作细致,北京奥申委对青岛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对两个城市进行全面评估之后,最终确定青岛成为北京申奥的伙伴城市。何老与青岛的奥帆情缘由此拉开了帷幕。
  数度亲临青岛指导奥帆中心建设
  2000年7月,何振梁在青岛海洋节期间应邀来访,当时的奥帆基地还没有建成,何老站在大坝旁边仔细听大家讲规划,不仅对奥帆中心的建设,对整个浮山湾的规划他都出谋划策。他一直对在场的青岛方面的领导说,青岛得到这次机会是代表中国形象,所以不能以城市角度来举办奥帆赛,一定要站在世界角度上。而且奥帆赛绝对不能办成一次政府行为的工程,要让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感受到“全民奥运”的气氛并共同见证历史。
  何振梁认为,对于青岛来说,举办奥帆赛首先意味着大量的商机,其次是青岛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的好机会。从青岛的城市环境来说,可以超过1996年的亚特兰大和1988年的汉城。
  2006年8月,何振梁再次光临青岛。这次他是作为特邀嘉宾前来观摩奥帆赛测试赛的,时任青岛奥帆委主席助理的陈敬莘全程陪同。陪同过程中陈敬莘感触最深的是何老的睿智和谦和:当何振梁走进奥帆中心一楼媒体大厅时,很热情地跟几位志愿者聊了起来,他夸志愿者服装设计得很漂亮,并感叹做一名志愿者很辛苦。离开时,一位志愿者有些腼腆地说:“何老,我能跟您握个手吗?”何老马上笑着回答:“可以可以,来来,我志愿和志愿者握个手。”他的这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对此陈敬莘解释道:有人称他为“中国申奥之父”,但他自己更喜欢的称谓是“中国年龄最长的奥运志愿者”。
  而对于何老的平易近人,陈敬莘更是印象深刻:2003年,由于年事已高积劳成疾,何振梁坐着轮椅来到青岛疗养。以他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的名号和对青岛的巨大帮助,完全可以向国家和青岛方面提出申请特批来疗养,但他没有麻烦任何人也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悄无声息地前来休养。陈敬莘回忆说:与何老接触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见过他训斥任何人,聊天讲话和年轻人一样头脑清晰,总是一副慈祥的模样。
  何老感言:“海上看青岛太美了!”
  测试赛那几天,“盛世飞洋”号和“励志”号两艘豪华游艇均停靠在帆船中心的主港池内,随时为前来参观的国内外贵宾提供服务。但何老却没有选择豪华游艇,而是提出乘“青岛”号大帆船出海游览。原来何老觉得,乘坐帆船游青岛是个难得的机会,而且在奥帆赛举办城市乘“青岛”号更有意义。在浮山湾海域游览了一圈下船时,他向包括船长郭川在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说了谢谢,并逐一握手告别。一位工作人员戴着湿漉漉且沾满油污的手套,本想将手套摘下来再握手,没想到何老边说“没事没事”边握住了他的手……
  “我不是第一次来青岛,也不是第一次来帆船中心了,但是在帆船赛必备项目完工后,我还是第一次来帆船中心,感觉太漂亮了。”一提到本次帆船测试赛,何老的赞美之词脱口而出,“我到三届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场地看过,感觉都比不上青岛”。谈到刚才在海上的感觉,何老感言:“海上看青岛太美了!”他把在海上看到的优美的前海一线景观用“青岛轮廓”一词进行了形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