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进校园,次数可否频繁点
曲阜师范大学学生谢轩
2015年0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小就喜欢听相声、看杂技,对传统文化没有丝毫抵抗力。”提起这些爱好,大三学生谢轩满眼放光,去年6月,6位济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聘为客座教授,着实让他兴奋了好久。
  在这6个项目中,谢轩最喜欢的是渔鼓,当时还特别向传承人请教了。谢轩记得,传承人说,现在最愁的是没有年轻人来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可是谢轩觉得,不是年轻人不愿意学,而是没有机会,也不知道如何学习。在学校将这些传承人聘为客座教授后,每逢这样的课程,老师都会将他们请来课堂,为同学们演示、讲解,每次都很受同学们欢迎。
  目前,仅有曲阜师范大学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将非遗传承人聘为客座教授,对于在济宁求学的一万多名大学生来说,还有些少。
  “作为驻济宁的高校,是否该采取些措施让学生充分传承并且利用好这份独到的资源,进而领悟有着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魅力?”对此,谢轩满怀期待。
  本报记者 汪泷 贾凌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