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站组织入冬以来的第三次夜巡
送棉衣食物为流浪人“暖冬”
2015年0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国华收下了救助站送来的棉被和棉衣。 本报记者 刘哲 摄
     本报1月14日讯(通讯员 刘飞鹏 记者 刘哲) 14日,市救助站组织了入冬以来的第三次夜巡,在走访流浪人员习惯居住地点的过程中,对发现的3名流浪人员进行了救助,并向流浪人员聚居点附近的商铺和居民发放了救助卡。
  14日晚8点钟,夜巡团带上为流浪人员准备的棉衣、棉被和食物出发了。夜巡的第一站是清怡市场,救助站站长郑爱民说,清怡市场人多,流浪乞讨人员也多,到了晚上,流浪者一般会在附近找一个地方栖身,在这之前,救助站曾经接到市民的电话,说清怡市场这里有几个流浪者。但在清怡市场的巡查中,并没有发现流浪者的身影。郑爱民用手电筒照亮建筑的一个角落:“有个流浪者经常住在那里,是个40来岁的男人。”
  渤海国际广场是另一流浪人员喜欢去的地方,比起清怡市场,这里有更多可以栖身的角落。郑爱民说,这里的乞讨人员很多,大多数都不愿意接受进站救助,只能定期地送些食品和棉服,进行街边救助。刚穿过马路,夜巡团就有人发现一名跪在路边的乞讨人员,郑爱民很快就认出来,这是见过很多次的劳万福,今年69岁,阳信人,被救助过很多次,但一直不肯接受进站救助,也不肯回老家。“他还有两个伙伴,但今天好像没在这里。”最终,工作人员给劳万福提供了棉衣和食物。
  参加夜巡市民政局副局长吕德祥表示,冬季是流浪人员比较难过的季节,虽然高密度的巡查可以给他们及时的救助,但很多不接受进站救助的流浪人员却成了极大的隐患。
  光靠救助站的力量,很难掌握全城流浪人员的动态,因此,对流浪人员的救助,需要发动市民的力量。救助热线:0543-3325627。
被骗一万多,沦为流浪汉
  在渤海五路南首,有几处被废弃的房屋,这里曾是一个村子,后来村子搬迁,就留下了这几处旧房子。刘国华就住在这几间房子里,刘国华并不是乞讨人,他是从河南来打工的,但今年夏天,他被工友骗走了1万多,身无分文的他,就从原来居住的出租屋搬了出来。
  走进屋子里,左手边是一张用海绵搭起来的简易的床,床上的被褥和枕头都很脏乱,刘国华说,这些被褥有些是在家带出来的,有些是搬到这里来之后买的。刘国华是20多天之前搬到这里来住的,他说,他并不是一个人住在这里,他有两个伴,是一对博兴父子,父亲叫李景华,儿子叫李金龙,这父子俩是真正的流浪汉,房子里右手边那堆杂乱的被褥就是李景华父子睡觉的地方。刘国华和李景华在打工时认识,李景华把原先住在自助银行里的他带到这里,和他分享这个住处,但最近,李金龙叫上父亲去了东营。“他们还会回来,李景华的一张存款单还存在我这里呢。”
  床的旁边一张简易的小桌子上,还放着刘国华吃剩的晚饭——炒洋葱。刘国华说,他经常到附近的六街市场买菜,旁边一个屋子是他们的“厨房”,买回菜来就在那里做饭。刘国华平时工作的地方也在六街,“做些零工,有时候扛水泥,有时候帮人家卸面粉。”刘国华说,能干上几天的那种工作他很喜欢。
  接近年关,刘国华手头却没攒下多少钱,他拿出一包还剩几根的烟,抽出一根边点边说:“我平时爱抽烟,虽然不是什么好烟,对我来说也是不小的一笔钱。”想起被骗的1万多块钱,刘国华总是忍不住埋怨自己:“出来打工还让人给骗了,出来一年都没赚到钱,回家也让人笑话。”
  刘国华说,他家里有父母,还有一个16岁的女儿,而媳妇在2011年的时候和他离婚了。虽然没赚到钱,但刘国华还是很盼望能早点回家,“只是我现在已经连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了。”市救助站站长郑爱民往刘国华手中递了一张救助卡:“回家的时候要是没钱没车票,可以联系我们,救助站给你买票送你回家。”
本报记者 刘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