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调控思路有重大转变
2015年05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作为一项基础经济指标,存贷款利率的变化往往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降息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制造业的回暖有利,而地方债的融资成本也将下降,对基建、房地产行业形成利好,同时也将极大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此次降息,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央行降息,标志着货币政策调控思路的重大转变,由此前的“稳健”操作转向实际上的“宽松”,以此支持融资成本的下降和地方债置换。
  但是,如果降息不辅以流动性的宽松,利率的下降就很难持续,他由此预计,下一阶段央行的政策将是“扭转”,以常态化的降准或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来压低3个月以上期限的利率。
  “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虽然降低基准利率,但存款利率并未降低,而贷款利率则由市场决定,较少受基准利率影响,因此,降息未必起到明显效果。”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告诉记者,降息是释放信号,学术上称为信号效应。央行观察降准以后经济走势如何,效果不是明显,才会考虑降息,但其效果主要看市场对降息的反应,如果市场认为较好促进经济,企业及个人就会增加投资和消费,反之,对投资与消费的作用不大。
本报记者 张頔 姜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