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慈母、严母到辣妈
 细数时光里的母爱印记
2015年05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高倩倩
  慈母——
一人拉扯三个娃
只盼让孩子吃饱穿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吃不饱穿不暖是很多人的时代记忆。那个年代的母亲,承担起的角色多是用有限的供应尽量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任劳任怨的她们成了一代“慈母”的代表。
  要在以前,说到母亲节,82岁的郑秀兰老人肯定会摆摆手说:不知道!这几年,每到五月的第一个周末,儿女们总会一起回家探望,母亲节这一天,也成了除逢年过节和老太太生日之外的另一个家庭聚会日,郑秀兰老人也从儿女们的口中得知,还有一个节日是专门给母亲过的。
  今年82岁的郑秀兰家住济南市济阳县,因为上了年纪,腿脚不是很灵便,再加之患有白内障视力受损,放心不下的子女们便轮流接老太太去照料。“现在生活好了,和以前的苦日子相比,现在是太享福了,哪想到日子会过成现在这样啊?”郑秀兰老人说,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差,父母生了十个孩子,只有自己活下来了,本想婚后过好日子孝敬父母,可三十六岁那年,老伴就去世了,撇下她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那时大儿子才13岁,当时都没想过会撑到今天。”郑秀兰老人说,当时生产队还未分地,她一个人去挣工分养着三个孩子,一个咸鸡蛋要分给三个人吃。裹过小脚的她每天颤颤巍巍地到田里干活,去井边挑水,“最不好过的是冬天,井边结冰太滑,都忘了摔过多少跟头了。”
  父母、亲戚都劝她“再走一步”,也就是改嫁,可看着三个孩子,郑秀兰怎么也不肯,“带着三个孩子肯定没人要,即便有人要,也不会对孩子好,我一个人再苦再难也得把他们拉扯大。”
  郑秀兰老人的小女儿王桂莲今年也已45岁了,在她的记忆中,母亲从未抱怨过“命苦”。“那时我最小,可也已经八九岁了,就记得只要母亲赶集上店,我就跟着,不让去就哭,母亲从来不焦不烦。”王桂莲说,母亲去串门时,自己也要坚持坐在母亲腿上,不会去想母亲干了一天活很累,一旁的大人总会说,可母亲从来任由她调皮,“现在想想,自己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
  如今,郑秀兰老人的子女们都已成家立业,她心中的好日子也到来了。“不愁吃不愁喝,子女们都挺孝顺,这就挺好啊。”
严母——
烦了平地一声吼
关爱自在心中留

  中国家庭一直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长期以来,便形成了父亲高高在上的威严形象,以及母亲温婉亲切的慈母形象。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激烈,“主外”的父亲忙于在外打拼,将更多的家庭责任交予母亲,很多时候家庭教育都是母亲说了算,以往家庭中“严父慈母”的角色设定开始向“慈父严母”转变。
  “我妈就是个大嗓门,我从小就是在她的吼声中长大的。”今年25岁的周凯说,直到现在回家,起床晚了、房间乱了也还是能听到母亲标志性的喊声从隔壁房间传来,“我妈绝对是严母,鉴定完毕。”
  周凯说,母亲当年在一家纺织厂上班,在当时也算是挺好的单位,后来赶上国企改革的下岗潮,母亲下岗了,一下无所适从,就把全部精力放到了孩子身上,“小时候不都调皮捣蛋嘛,和别人家孩子打架、踢球踢坏别人家玻璃,被人家找上门的次数不计其数,我也免不了被一顿暴揍。”周凯说,连吃饭掉米粒都会被打手。后来父母开始做广告牌生意,精力都转向了店里,本以为终于“解脱了”的自己却迎来了母亲更严厉的管教。“不管店里生意多么忙,她总会回来检查作业,有一次我没写完作业,早上上学前被她教训了一顿,在气头上的妈妈把我身上的T恤扯坏了。”周凯说,可下午自己就有了一件新衣服,虽然是自己的错,但也能感受到妈妈生气动手打他后的关爱。
  “打是亲,骂是爱,在我妈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周凯说,因为父母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忙,母亲“教训”自己的时间也比以前少了。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如今一个人在外地生活、工作,时间久了,哪怕是电话里传来“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天凉了,注意加衣服”之类的话语,都会让他格外想念严厉的母亲,想念母亲的大嗓门。
辣妈——
我的生活我做主
工作带娃两不误

  如今,越来越多的80后女生加入到母亲这个大群体中来,甚至连90后母亲也陆续带娃出街。时移世易,她们宛如朝霞般明艳清新的鲜明个性和崭新气质,一再将传统视线转移,将固有观念刷新,“辣妈”成了她们的代名词,今年26岁的琳琳便是其中一位。
  琳琳家住山东寿光市羊口镇,前年荣升“宝妈”的她,除了带娃、顾家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微商,借助靠海的优势,在微信上售卖麻辣蟹、皮皮虾、海螺丝等海产品,别看小本经营,她也做得有声有色,“谁说当妈就得一心围着孩子转,我可以工作带娃两不误。”琳琳自信地说,去年冬天之前,她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倒是享受到亲子之乐,可她不满足于每天柴米油盐的生活,立志要有属于自己的事业,综合权衡之下,她选择了做微商,既能赚钱又能带娃,一举两得。
  “因为婆婆家靠海,也算是利用了这个优势。”琳琳说,刚开始只卖新鲜的海产品,天气转暖后才考虑做起了新品熟食。每天从船上卸货、清洗、上锅、装袋、送货,琳琳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围着这些转,身为一个一岁多孩子的妈妈,她还得照顾孩子,虽然当初信誓旦旦,可真正做起来,她才发现这并不是件容易事儿。
  “刚开始很难,中间也无数次想放弃,不过现在想想只要坚持,持之以恒就没问题。”琳琳说,目前新产品刚刚起步,每天大约有100—200份的订单。做了微商后,认识了很多朋友,多半都是宝妈,她们可以分享育儿经,也可以聊聊销售经验,小店最初起步时,也多亏了代理们的鼓励与支持,“没有他们,我根本就做不到今天。”说到做微商以来的最大变化,琳琳笑着说“与以前当全职妈妈相比,我变得更自信了。”
  五月,繁花似锦,空气中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息,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是全天下母亲的专属节日—母亲节,被康乃馨的花香包围环绕的这一天也满是温馨。母亲,这两个字一经组合,便传递着伟大的庄重讯息,代表着奉献与付出。
  或是艰苦岁月含辛茹苦拉扯大孩子的慈母,或是考试不理想时总会出现大吼一顿的严母,或是工作带娃两不误的时尚辣妈,虽经历过时代的洗礼,有着不同的特点,可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