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助考团”,春季高考平静结束
夏季高考即将到来,希望家长也能给考生们一个放松的考试氛围
2015年05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10日讯(记者 李楠楠 实习生 王峰) 10日下午,为期两天的春季高考结束,如果不看报道,可能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今年的春季高考已悄悄结束。与夏季高考动辄“全家出动”,全社会“如临大敌”的场景不同,春季高考很平静,考场外少见陪考家长。
  每年进入五六月份,“高考”必然是一个热门话题,全社会也随即进入了“高考总动员”阶段,高考房、高考餐、高考要点、高考忌讳等纷纷成为关注点,即便是电力、交通、安保、环保等外围部门也如临大敌,全社会都有一种进入“战备状态”的感觉。 
  相较于即将到来的夏季高考,很多市民还不知道,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烟台市4983名考生在芝罘区结束了一场春季高考,这场高考很平静。
  记者探访烟台各考点发现,考点门前“静悄悄”的,只有几辆大巴车停在路边,前来陪考的家长寥寥无几,考生们大部分人手里只拿着考试袋,装着准考证和考试用品,他们三五一群,谈笑风生,非常轻松。
  10日上午,在烟台五中考点,天虹职校的学生杨吴告诉记者,这两天都是他自己坐公交车来参加考试,父母工作忙并没有陪同。家长不陪考,考试感觉很轻松,压力小了。 
  记者发现,除了少见陪考家长,社会对这次高考的关注度也很低,现场鲜见其他培训机构的身影。 
  “一方面中职的孩子都比较独立,另一方面是参加春季高考的考生多来自各县市区,都是学校老师带队集体乘车前来,家长来陪考也不方便。”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招生就业办主任初美华告诉记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春季高考的人数与夏季高考的人数相比还是少,全市4万多人参加高考,其中春季高考只有4000多人。”
  “我参加高考那会儿没有那么大的‘助考团’,考生的心态反而平和,现在高考的气氛太浓了,家长压力大,老师压力大,考生的压力就更大了。”牟平一中老师毕德毅说,其实像春季高考这样平静度过也很好,毕竟高考就是一场考试,还是以平常心对待为好,考试最重要的是考出个人的真实水平,而考出真实水平的关键在于放松,要考生放松,就需要对高考有个正确认识,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春季高考本科录取率很给力
  虽然春季高考考得很平静,春季高考的本科录取率却很给力,参加春季高考的考生也越来越多。据了解,2012年全省首届春季高考烟台考生1374人,本科录取率20.9%;2013年烟台考生1785人,本科录取率34.8%;2014年烟台考生2940人,本科录取率36.5%。3年来,烟台春季高考本科录取率分别居山东省的第三位、第三位和第二位。
  记者了解到,烟台市春季高考有11个县市区参加,参与面较广,报考人数呈上升趋势;烟台市报考春季高考的面较广,2012、2013年,全市春季高考考生涵盖14个报考专业中的12个,2014年17个报考专业中,考生涵盖了14个专业,重点专业较集中。
  从高校本科投放计划上来看,2012年本科招生计划为2600人,2013年增加到5200人,2014年猛增到了10460人,增加了春季高考对考生的吸引力。
本报记者 李楠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