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举办国际学术论坛
要让更多人熟知“东方朔文化”
2015年05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整修
  5月10日,中心广场上,施工工人趁着雨天活动的市民较少,抓紧对跑道边缘整修。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5月10日讯(记者 李榕 通讯员 王砚才) 5月8日至10日,以“弘扬传统文化,感知魅力陵城,打造文化品牌”为主题的2015年首届东方朔文化国际学术论坛在陵城区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韩国的近40位专家学者,从东方朔的史实、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诸多领域对东方朔文化进行研讨,旨在把“东方朔文化”推向世界。
  东方朔(前161-前93),复姓东方,名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省陵城区神头镇)人,西汉文学家,官至太中大夫加官给事中。其虽位不显、权不重,但从《史记》以来,历朝史志俱立其传,书其事,载其文,在宋代被封为“智辩侯”,故事不绝后世,被后人尊为“智圣”。
  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东方朔的威名渐渐被历史所淹没,所以知道东方朔的人越来越少,甚至于很多人竟然不知道东方朔是德州陵城家乡人。东方朔是一位继老子和孔子之后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如何把他从历史中突显出来就显得极为重要。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研究东方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东方朔提倡节俭、忧国忧民,劝阻汉武帝修建上林苑,今人研究东方朔思想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他认为,全球研究东方朔文化的人有很多,陵城区应加强对其的研究,不断开展对东方朔文化传说、遗迹的整理,把“东方朔文化”推向世界。
  德州市陵城区委书记马俊昀介绍,多年来,德州市陵城区非常重视东方朔文化研究,组织成立了德州东方朔文化研究会,并在搜集整理资料、编撰书籍、拍摄纪录片、弘扬宣传等方面做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吸引了海内外各界人士关注东方朔文化,东方朔文化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据了解,本届东方朔文化论坛在国内外尚属首次,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德州东方朔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