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政府不限 市民担忧猛涨
业内人士:药店擅自提价可能小
2015年05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枣庄市立医院,患者正在窗口取药。 本报记者 王开元 摄
     本报记者 王开元

  国家发改委同卫计委、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实行最高出厂价和最高零售价管理外,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取消。取消政府限价后,不少市民有了担忧:药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看病是不是会贵起来?取消政府定价,是否意味着药品价格将无人过问?市场会出现混乱吗?为此,记者做了调查了解。
新规:价格自主,大部分药品取消政府定价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现行的药品定价机制始于2000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价格主管部门对医保目录内药品和目录外特殊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即最高零售限价管理。
  而近日公布的《通知》规定,从6月1日起,除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仍由政府定价外,其他药品将由市场形成价格。其中,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将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来引导药品价格;专利药品、独家药品,则将通过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而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将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其他原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继续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新忧:不限价,药价会不会上涨?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困扰着百姓,同时降药价也始终是历次医改的核心内容。新政一出,不少市民议论纷纷并对未来药价的走向表示出极大的担忧。目前,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药品的价格会不会就此上涨。
  “大部分药品取消政府定价,药价会不会呼呼往上涨啊?”市民张女士担心的说道。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对于本次国家药品价格政策的发布,有专家认为,药价放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恶性招标“唯低价是取”的弊端。决定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同时业内专家认为,在现有机制下,竞争充分的药品并不具备大幅涨价的条件。此前的药品差价率管制规定,药品进入医院要留出15%的顺价加成,医院为获得更高的利润往往更有动力销售高价药。改革后的方案取消了15%的限制,低价药的利润反而比贵价药更有空间,医院不再有那么大的动力购买高价药,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新反应:擅自提价可能小,药品价格基本稳定
  从零售药店的角度,市场竞争极其充分,患者对药品价格波动也非常敏感,光明路一家连锁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受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影响,少数药价可能会有小幅波动,在零售流通环节,因为取消政府定价,而导致药店擅自提价的可能性不大。同时,部分廉价药市场将得到恢复,从而让老百姓用药有更多自主权和选择权。”
  相比药店,医院的医保药品会不会涨价在一定程度上更受关注。物价部门人员表示,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解释,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由于有招标采购机制的约束,公立医院销售药品必须经过招标采购流程,厂家竞争必然存在,公立医院销售的药品价格会保持基本稳定,但不排除部分药品价格因成本、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会有所变动。
 相关链接 
医保支付价有望成药品指导价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公布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全面推进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通知中规定,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外,对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以取消,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其中,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探索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通过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其他原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继续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