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巴基斯坦的胜利物探人
本报记者徐文君见习记者邵芳通讯员陈俊薛圆张长明
2015年07月0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巴方施工人员对中方的技术和工作热情竖起了大拇指。
▲冲锋舟在小河道内运送数据采集设备。
◤项目部员工在进行挂机操作培训。
胜利物探职工正在组装西贝虎水陆两用车。
滩浅海运输设备在紧张忙碌。
在距离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130km信德省的海滩上,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以下简称胜利物探)滩海专用设备罗力冈和挂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这片广袤荒滩昔日的宁静。他们正在施工的是与地球物理公司河南分公司合作承担的巴基斯坦Shah Bandar二维&三维过渡带地震勘探项目,也是胜利物探人首次驰骋在异国的滩海过渡带。
据了解,该工区处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卡拉奇市南部、印度河入海口,分布大面积的烂泥滩涂,潮沟交错,地形复杂,加上当地气候干热异常,蚊虫肆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条件比国内恶劣。
根据地球物理公司在中石化全物探系统内优化人力和装备资源配置要求,胜利物探为该项目输出技术骨干21人、滩浅海专用运载装备35台,以及气枪震源系统一套。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以生产队长、HSE监督、地球物理师、特种设备机械师、测量工程师、排列监督、气枪震源师和特种设备操作手组成的管理技术团队,全力配合兄弟单位外闯国际市场。
项目实施中,胜利物探的技术团队全面负责野外生产指挥、采集电缆的布设和技术支持、滩海特种装备的运行维护,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潮沟太多,纵横交错,橡皮艇修补率很高,看着新装备受折磨,很心疼。”机械师覃正泽说,外籍员工一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中方技术人员抓住空闲就手把手地教,看着他们能够自主维修机动橡皮艇,顺畅地处理排列故障,想想就挺有成就感。
自2月份入巴以来,项目团队及时排除语言障碍,融合中外文化,在生产中反复对比国内外差异,延伸与拓展滩海勘探思路。凭借在环渤海滩海两栖过渡带鏖战40多年,丰富的物探施工经验和精良的特种设备,在项目管理、生产组织、设备保障和HSE管理等方面有效发挥了技术和装备支撑作用。
6月14日,该二维项目鸣金。目前,Shah Bandar三维地震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