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该成常态
2015年08月1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这些年,不少城市都经历过类似大火、暴雨、爆炸等事故的重创,为此付出的代价应该被永远铭记。天津港的爆炸已经让人感受到了易燃易爆品的威力,还应该让人记住权威信息是多么的宝贵。
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在午夜。当时,火光冲天、声震如雷,场面令人恐怖。无论是在周边的,还是在网上的,看到这一幕心中都有很多疑惑。事故因何而起,人员有无伤亡,自己又能为事故救援做些什么,种种问题都需要权威的答复。遗憾的是,相关权威信息的发布过于滞后,有关方面应当深刻反思,究竟是应急机制有欠缺,还是思维观念守旧没能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
事故发生将近四个半小时,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天津发布”才发布了第一条相关信息。在此之前,网络上早已“众声喧哗”,大小自媒体发布了各种图片、视频,甚至还有很多没有依据的猜测。尽管有些信息不够严谨,但是绝大多数网友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牵挂被爆炸波及的群众,牵挂冲进火场的救援人员。越是遇到突发的重大灾难事故,越是容易表现出非理性,网络传播的特点就是这样,确实无法苛求,但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可以弥补网络传播的不足。而且,网络传播迅速、互动的特点也可以让权威信息如虎添翼,起到更大的作用。
如果“天津发布”醒得更早一点,在救援的“黄金时间”里大有可为。首先,它可以满足群众对权威信息的需求。爆炸发生不久,网络上就有关于伤亡的各种猜测,有些人以“目击者”的身份说得煞有介事,但是所提供的数据根本没有可靠的信息源。恐惧源于无知,无知也能加剧恐惧。权威信息的缺失让一些谣言不胫而走。其次,它可以为救援或者自救提供指导。爆炸发生后当地接收受伤人员的医院压力倍增,缺血液、缺专家,而想参与救援的群众因为缺少相关信息的指引,也感到有心无力。此外,当地的交通、大气和环保问题也迅速成为舆论热点,这些公共服务信息的获得也离不开权威部门的信息发布。
“天津发布”的短暂失语可能有客观原因,比如当时已是午夜,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够畅通。但是,越是突发事件越能考验应急机制是否灵敏。互联网时代,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应该由“朝九晚五”变为全天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让真相和权威信息跑在谣言前面。而在网络上,“天津发布”准时向网友道过“晚安”之后就休息了,以至于爆炸之后很多网友特意过来留言“快醒醒”。如果爆炸发生在白天,可能还显现不出这个问题。网友的留言就是最真诚的提醒,必须及时改进工作方式,把预警和应急工作做得更到位。
当然,权威信息不止政府部门一个来源,在信息传播方面更为专业的主流媒体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报纸、电视、广播及时的报道,在为公众传递真相的同时,也能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人们常说:“大道不畅,小道必猖。”主流媒体如果不能及时发言,就会为谣言的传播让出空间。网络上有关天津港爆炸的图片和视频,有些很血腥,从道义上讲是不适宜在公共空间传播的,但是因为主流媒体不能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也就很难遏制这些不理性的东西。爆炸发生之后,当地一些电视频道还在按部就班地播出既定的影视娱乐节目,群众对这种“淡定”很不满意。这也是值得相关部门思考的,如何利用主流媒体引导突发事件的舆论,而不是由此节外生枝,引发舆情的次生灾害。
昨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指示,要求“各地要汲取此次事故的沉痛教训,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要“查明事故原因,及时公开透明向社会发布信息”。其实,“及时公开透明”发布信息,早应该成为信息发布的常态。这些年,不少城市都经历过类似大火、暴雨、爆炸等事故的重创,为此付出的代价应该被永远铭记。天津港的爆炸已经让人感受到了易燃易爆品的威力,还应该让人记住权威信息是多么的宝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