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保税展示交易示范区计划10月初挂牌
日韩大宗商品将综保区集散
2015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6月,综保区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试营业。(资料片)
     继今年4月和6月,济南综合保税区(后称“综保区”)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和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相继营业后,“中日韩保税展示交易济南先行示范区”有望今年10月初正式挂牌。未来2-4年内,这里有望成为中日韩大宗商品进口集散中心和重点进口商品价格形成中心。
  文/片 本报记者 修从涛 
依托平台: 保税展示交易中心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今年4月,被称为“国际超市”的济南综保区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一开业,就受到了市民的热烈追捧,开业前两月,营业额近860万元。6月初,综保区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试营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测试,又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客商的光顾。2万平方米的实体展示商城,吸引了100多家境外客商和国内进出口贸易公司入驻。
  继此之后,今年10月初,中日韩保税展示交易济南先行示范区也有望正式挂牌。根据《关于建设济南综保区中日韩保税展示交易济南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中日韩保税展示交易济南先行示范区将依托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在综保区围网内外配套建设中日韩大宗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中日韩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争取在2015年10月1日在综保区正式挂牌。
  “综保区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作用,依托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国际贸易、口岸通关四大功能优势和济南省会城市商贸流通优势,吸引日韩企业包括物流企业入驻。”综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先行示范区的发展,综保区进一步完善了展示、交易、物流、仓储、服务功能,优化了审批流程、提升窗口服务质量等保障措施。

发展模式:区内仓库区外店铺,实体展示网店经营
  中日韩保税展示交易济南先行示范区的发展模式是怎样的呢?据介绍,综保区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合作,突破了对进口商品的保税仓储、贸易服务、物流配送等原有服务局限,通过综保区“区内仓库”和“区外店铺”的结合与联动,向进口商品的采购、批发、零售、模式化运营等方面拓展。
  “通过‘前店+后库’模式,进口商品以保税状态进入保税展示交易平台进行展示、陈列、销售,实现海关对平台商品的电子监管和状态管理、检验检疫部门对平台商品的预商检,利用交易平台实现货款余税款的即时分离、纳税主体由卖方向买方的转变,使商品可以相对自由地往返销售地、保税区、生产地或其他市场。”负责人介绍。
  “中间品以实体展示批发为主,消费品以网店经营零售为主。”据了解,展示交易平台还可以与网上报税商场相结合,通过零售渠道满足人们对部分商品的需求,而这就需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持。
  “综保区可有效克服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通关壁垒、物流滞后、信用不足等壁垒,通过区内海关、商检、税务、外管、金融等部门的一站式窗口服务,享受通过便利。”负责人介绍,中日韩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也将依托综保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同时利用保税仓储和物流增值服务,缩短流通环节和时间,降低产品成本。

未来目标:中日韩大宗商品进口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据了解,中日韩保税展示交易济南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主要将吸引日韩电子、医疗器械、食品、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日用化学品、住宅工业部品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设点展示产品,而除了展示交易日韩产品,中国产品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据介绍,示范区将基于中日韩产业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分工原则、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日韩进口品进行分类管理合理引导;根据国际分工原则,优先发展有利于省内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品展示交易,“在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同时,满足省内、国内生产和生活需求,以需求结构的提升带动供给结构的提升,优先发展利于实现结构升级的产品展示交易,优先发展环境友好、低碳环保,有利于就业结构升级的产品展示交易。”
  根据方案要求,通过2-4年努力,济南综保区要打造成为国内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中日韩大宗商品进口集散中心、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大宗商品进口信息中心和重点进口商品价格形成中心,成为山东省内最重要的中日韩商品展示交易平台,从而带动吸引日韩企业在周边开发区投资建立生产加工基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