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盛装来袭”
2015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再过一周,浪漫的七夕节即将而至。如何让传统节日少些商业味儿,多些民族味儿,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市场反应>> 商家提前扎堆掘金
  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德州市区花店的鲜花已经开始涨价,特别是玫瑰、百合等节日热销花卉,价格普遍比一周前贵了40%。在花店及花卉市场,10枝一扎的蓝色妖姬批发价已在90~100元,比一周前高出一倍以上;10枝一扎的彩玫批发价也是35元,比一周前高出15元,其他玫瑰品种如白玫瑰、法兰西等也是涨声一片。
  不仅是鲜花市场生意火爆,各大西餐厅、影楼、酒店都开始提前接受预订,德州各大商场针对七夕推出的各类优惠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商家还将传统的节日消费项目放在团购网上,“七夕甜蜜双人套餐”、“浪漫婚纱”等字眼,引来不少情侣团购。
  人到中年的成功人士也成了商家的重要目标。过节日就是要制造浪漫。忙碌之余,抽出一天享受浪漫,也是很多成功人士的选择。
  尽管商家费尽心思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但很多人还是发出了同一个疑问:七夕怎么过?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情侣中,大多数人都认为七夕这个国产的情人节缺乏应有的特色。一对情侣表示:“我们更喜欢过2月14日的情人节,节日气氛非常浓烈。相比之下,七夕的节日气氛不够浓烈、内容也略显单薄。”有一部分情侣认为,七夕的商业味儿太浓,体现不出“国产情人节”的特点。此外,商家的打折活动也没有“十一”期间的给力。“就当成普通的一天过吧。”这是很多情侣的共识。
  输入“七夕怎么过”5个字,搜索出的答案层出不穷。比如给恋人写一封情书;去陶吧亲手为恋人做一个纪念品;自制情侣衫;去郊区爬山,静望星空,祈祷自己姻缘美满……
“情”系七夕>> 避免商业过度消费
  七夕将至,尽管距离这个“中国式情人节”还有段时间,心急火燎的商家已经开始争夺火热的“爱情市场”,店铺的商品换上了“浪漫包装”,打出了巨幅广告,价格自然也不菲;网络商城也推出“空运鲜花”“爱情保鲜”等特色活动,使得不少年轻人一度追捧。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牛郎织女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到“女儿节”的风俗传承,七夕佳节已经被贴上了特定的文化标签。然而,随着物质经济的强烈冲击,翻天覆地的商业大潮冲淡了节日本有的文化气息,高端消费似乎成了表达爱情的独有方式。动则上万的“魔法钻戒”闪亮耀眼,神秘另类的“接吻大赛”备受关注,自由惬意的“爱情之旅”更是煞人眼球,这一切使得“七夕”节日以物质的形式火爆呈现,而传统文化的内涵日趋没落边缘化。
  殊不知,传统节日七夕起源于中国社会的农耕文明,至今流传着家喻户晓的传说,牛郎织女则是男耕女织时代的集中代表,“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歌颂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完美爱情,也表达着人们对理想的向往和责任的担当。 
  “情”系七夕,避免商业过度消费,物质的“升温”远远不可代替文化的“血脉”。告别随波逐流,走出崇洋媚外,方可“返璞归真”,方可“入乡随俗”,找寻到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节日精神内涵,让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元素发扬光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