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起步”贵不贵,凭常识判断
2015年1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情或许与众不同,地铁建设运营模式终究是大致不差。物价制定如何做到更科学,普通消费者确实未必都懂,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价是否合理,价比三家,一目了然。
  11月25日,青岛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制定听证会召开,绝大多数听证参加人认为,3元的起步定价偏高,应该调整为2元。青岛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决策时会同等尊重多数意见和少数意见,根据意见是否合理可行决定是否采纳,而不是简单以人数多寡为依据。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物价部门对消费者、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员的意见,持“一碗水端平”的态度固然没有问题,但是在判断哪一方意见更为合理可行时,还要尊重常识。
  青岛市物价局拟订了两套票价方案,起步价都是3元,看上去有铁板钉钉的架势,供参会人员讨论和选择的空间似乎已经很小。尽管如此,3元的起步价还是被绝大多数参会人员反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青岛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与北京、上海相去甚远,地铁票起步价应该参照同等城市制定,不能让居民拿着二线城市的收入承担一线城市的票价。况且,青岛地铁目前还没有实现全线通车,乘客能享受到的便利也大打折扣。
  不否认,青岛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但仅凭这些不足以让消费者接受青岛地铁“高价起步”的现实,市情或许与众不同,地铁建设运营模式终究是大致不差。物价制定如何做到更科学,普通消费者确实未必都懂,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价是否合理,价比三家,一目了然。尽管之前物价部门一再解释,起步价3元不算高,绝大多数参与人员还是认为应该下调,这就是基于常识得出的公论。青岛市物价局表示,听取意见是否可行不以人数多寡做取舍,这个态度本身没有问题。因为多数人的意见有时也会损害到少数人的权益,与庞大的消费者群体相比,经营者一般处于少数位置,如果总是“少数服从多数”,经营者的权益就失去保障了。物价部门可以在“多数”与“少数”之间“中立”,却不能偏离常识,更不能罔顾实情。
  青岛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说,还要继续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从目前的舆论看,民意应该不会有逆转,关键在于物价部门如何决策。青岛市是山东省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在制定票价时没有经验可循,越是如此越应该借鉴其他城市尤其是同等城市的经验。要求参照同等城市制定起步价,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多数意见,它其实是市场教会消费者的一个常识。如果物价部门非要推翻这个常识,让居民接受3元起步价不算高的结论,只能事倍功半,倒不如从各方意见中找出最大公约数,在做好各方利益平衡的同时给消费者一个舒畅的心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