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签个约就能叫“签约医生”
2015年11月2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各地要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指导意见还要求,县级及以下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审时,职称外语成绩可不作为申报条件,其论文、科研要求也不作硬性规定。(11月26日新华网)
□毛建国
到2020年,也就是还有四年的时间,每家都会有一个签约的家庭医生,想想都让人醉了。只是有人担心,这个签约医生的费用如何,会不会加重医疗支出;还有人担心,根据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的标准,得有多少签约医生,而按照目前的医疗资源,到时能有这么多签约医生吗?
请注意,这份文件叫做《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其中“社区”是关键词。说到这里,应该明白了,所谓签约医生,其实就是由社区医生转型而来。提到当前的社区医院社区医生,多数人都不陌生。可也正因为熟悉,上述担心也就不是杞人忧天了。
事实上,家庭医生制度目前很多城市都已经试行了。前几天就有一个朋友讲,虽然在三线城市,但也有家庭医生。其由来是,前段时间,朋友去社区卫生院看病,医生让他登记详细信息,并且在几张纸上签了字。然后告之,双方签约了,以后朋友就有家庭医生了。据这位朋友讲,所谓签约家庭医生,也就是几张纸的事,跟过去没什么两样。
如果只是这么操作的话,那真的很简单。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城镇化进程中,村卫生室也要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就未来而言,可能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社区医院。只是登记一下,简单签个约,社区医生就成为签约医生,到2020年全面实现自然不是一件难事。至于说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反正去做就行了,又不会成为“硬杠杠”。只是这样的签约医生,又有多大意义?
不是签个约就能叫签约医生。人们希望或者认可的签约医生,还是有一定标准的,能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比如说,这个家庭医生对于签约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平时小病独立解决,关键时候拿得出意见。也只有达到这样的实用性,才能达到指导意见描绘的愿景: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