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成孤岭 |
唐王寨,被遗忘的千年石屋 |
| |
- 2013年09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当时的“商业街”,两侧都是建造整齐的石屋子。 | | ◤唐王寨上的石屋内部十分简陋,石墙上的石洞可放东西。 | | ▼唐王寨剖面早在1990年就被列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
|
文/片 本报记者 陈伟 通讯员 李贞寅 在长清区大崮山村附近有一座十分有名的山寨——唐王寨,传说唐朝皇帝李世民曾率部在此避难。由于唐王寨剖面属于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早在2001年就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然而由于疏于保护,唐王寨已成孤岭,既无上山之路,千余年的石屋也已经濒临倾覆。 上山披荆斩棘,自然保护区成为孤岭 11日上午,记者来到长清区崮云湖街道的大崮山村。沿着村子的一条羊肠小道一直往东北方向走,穿过一大片玉米地,就看到了通往唐王寨的山路。说是山路,其实早已经没了路的影子,两侧全都是荆棘和杂草,足有半米多高,让人无法踏足。 在道路的东侧有一块自然保护区的石碑,上写“济南张夏——崮山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唐王寨剖面”。名为保护区,实际上早已无人管理。 在石碑上,记者了解到,唐王寨山体是由距今约5.1亿年左右的中、晚寒武世浅海沉积地层构成,是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的组成部分,自下而上有张夏阶、崮山阶和凤山阶,剖面岩层中富含三叶虫化石。 大崮山村村民韩绍荣告诉记者,去往唐王寨的道路不止一条,但是如今都是荆棘遍布,可以说是无路可走。“要想上山,必须重新开辟道路。既然是自然保护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但是如今除了一块石碑,别无其他。” 为了方便上山,韩绍荣从山脚下的树林中找了三根拇指粗细的树枝,当做爬山和清理沿途荆棘的工具。 记者一行人从山脚下往上爬,没走几步,身上就被划了几道血痕。山上的石头也不牢固,一不留神就会滑倒。在磕磕绊绊中,唐王寨越来越近。 韩绍荣介绍,数十年前,山上根本就没有杂草,也没有荆棘,那时村民都把草割下,当做柴火,但是如今村民的生活改善了,再也无人在山上割草了,久而久之,整个山上便全是杂草了,连原来的道路也给覆盖了。 在韩绍荣的带领下,经过2个小时的奔波,唐王寨终于呈现在眼前。 相传李世民兵败后曾在山顶避难 唐王寨所在的山叫做“宝泉山”,海拔360米。据说,唐朝时候,李世民兵败后曾在此山顶修建数十座石屋,做临时避难之用。经过1400余年风雨的洗礼,几乎所有的石屋都已经破败不堪,但却卓然而立。 石屋的面积都不大,小的仅有2平方米,大的也不足10平米。走进一间石屋,屋子很矮,来者必须弓腰探头才能进入。进入室内,屋顶早已损毁,地上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石块,石墙上有几个石洞,用来放油灯、日常用品等。 山顶上,有两排石屋建造得较为整齐,中间有一条不足2米宽的道路。“这就像如今的‘商业街’,为山寨的主要道路,人流最为密集。”韩绍荣告诉记者。 在“商业街”的尽头,有一个石门,为山寨的正门。通往山门的道路崎岖陡峭,十分狭窄,即便有大军攻山,山顶之人也可轻松防御。 韩绍荣介绍,唐朝时候并无火器,战争主要靠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只能近距离作战,而不能远距离攻击。因此,唐王寨的防守非常简单,只要把守住石门,基本可保万无一失,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唐王寨据传是唐王李世民率部将所建。据了解,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率领10万大军攻打刘黑鞑农民起义军,但是由于起义军力量强大,李世民兵败,无奈之下退到大崮山村北边的宝泉山上,并在此建造了数十间石屋,后人称之为“唐王寨”。 被围困后,李世民派两员大将突出重围,直奔长安求增援。接到消息的李渊派齐王李元吉和幽州总管罗艺两面夹击,李世民从中里应外合,把刘黑鞑打败。 “后来,李世民感恩此地,并在此建起了青云观、光明寺、官道、官井等。”韩绍荣说。 唐王寨曾是地质爱好者必来之地 站在宝泉山的山顶,环顾四周,山体郁郁葱葱,山脉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韩绍荣告诉记者,早在十余年前,每年都会有地质大学的学生以及地质爱好者来唐王寨采风,至今在唐王寨上还留有当时采风留下的一些痕迹。 “唐王寨剖面毕竟是经过专家认证,并被政府命名为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在地质学界也颇为有名,知名度挺高。”韩绍荣说。 但是随着关注度越来越低,唐王寨也逐渐沦落得籍籍无名。自从2012年7月份爬过一次唐王寨后,韩绍荣已经整整一年没上山了。 他告诉记者,其实每天都能看到唐王寨,也有心爬上去看看,吹吹山风,看看山景,但是道路不通,荆棘密布,每次都让他望而却步。 如今唐王寨俨然一个孤岭,几乎已经无人问津,即便附近村民,也只会远观而不会近看。不少大崮山村村民都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将唐王寨进行保护开发。 “唐王寨既是千余年前唐朝一段历史的见证,其剖面又是地质遗迹保护区,政府理应加大力气进行保护,最好还可以开发成景点,供游人参观。”一村民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