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廖雯颖 从一个产能不足万吨的小企业,二十年磨一剑,最终跻身行业寡头俱乐部,与跨国巨头华山论剑,烟台万华化学集团成功走出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道路。 “逼上梁山”搞自主创新 从一家小型化工企业起步,万华的自主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MDI(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的最主要原料,聚氨酯属于高分子新材料,具有橡胶和塑料的双重优点,是在隔热、隔音、耐磨、耐油、弹性等方面有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纺织、建筑、家电、交通运输、航天等领域。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烟台合成革总厂,建于1978年。当时为解决全国十亿人民的穿鞋问题,国务院决定从日本引进一套相当于欧美六十年代水平的年产1万吨的MDI生产装置,日方仅转让操作规程,不转让核心技术。 “MDI属于高技术产品,市场前景极好,技术复杂,开发难度极大,竞争者很难进入,全球MDI处于寡头垄断局面,可以说是当时跨国公司的一时疏忽,才让万华有机会进入这个产业。”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胡兵波介绍说。 因为不掌握核心技术,引进的装置十年都达不到产能,1988年,国内市场对MDI需求量已达到2万吨,万华只能生产8千吨。为了生存和发展,万华希望能通过市场换技术,却四处碰壁。“经过5年屈辱的经历我们得到一个深刻的教训,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技术是引进不来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是靠钱能买到的。”胡兵波说,1993年,万华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装置寿命到期,新技术引进无门,产品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被“逼上梁山”的万华决定放手一搏,靠自主创新闯出一条生路。 在恶劣的条件下,通过与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产学研长期合作,万华连续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到1996年已经完全消化日本引进装置的技术,打开了MDI神秘的黑匣子。1999年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万吨MDI制造技术,中国成为继德、美、日之外第四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从此打破国际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垄断和联手围追堵截。如今万华MDI年产量100万吨,占据全球产量五分之一,产能跃居世界首位,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价格也成为国际市场的风向标。 用事业和高薪留人 “从万华多年实践来看,自主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观念、体制、技术、管理还有文化创新,互为条件,缺一不可。”集团总裁廖增太提到,目前万华在烟台、宁波和美国休斯敦等地都设有研发基地,并拥有行业唯一的国家聚氨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每年用于科研开发的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名列中国创新型企业TOP100榜单第三名,成为亚太规模最大、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聚氨酯供应商,世界最具竞争力的MDI制造商。 廖增太说,万华多年来能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人才是关键。“企业要做大做强,一定要聚集人才,聚才的根本在体制和机制。只要是万华发展需要的人才,我们就努力争取,用事业的平台留人,同时提供优厚的薪酬。”他举例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万华就敢于打破常规以8万元年薪引进第一位博士。“当时争议很大,很快企业就实现了效益翻番,所有人都见证了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再无异议。”如今万华已建立起一支以50多位海内外博士、400多位硕士为骨干的研发、管理人才队伍。 胡兵波介绍,这几年万华不断适应经济形势进行转型调整,一方面选择具有资源优势的战略合作伙伴,向上游实施资源整合延伸,另一方面发展高端产业,开发多角化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向下游高端应用领域和新兴应用领域扩展,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2010年,万华收购了中东欧最大的MDI公司匈牙利博苏化学。目前,万华正在全力建设烟台工业园,一期总投资300亿元,并计划在未来10年,把烟台工业园打造成集石化、煤化、盐化、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一体,在全球最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值达千亿以上的综合产业园区。“目前我们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达50%,到了走向全球的时候了。未来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从中国万华到全球万华的转变,从单一聚氨酯供应商到综合化学产品供应商的转变,把万华发展成有全球竞争实力的绿色化工产业链。”
|